The End of Violence
序幕
展映影片:《American Beauty》,中文名《美国丽人》、《美丽有罪》。1999年,美国。奥斯卡最佳电影,金球奖最佳剧情类电影。
片子展现了诸多社会问题。中年危机,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青少年价值取向问题,毒品问题等。在人与人紧张关系的压力下,在道德标准下降的前提下,暴 力一触即发。最终在一颗子弹完美的穿越中收场。暴力源自生活,源自没有沟通,源自无力解决的压抑。平静的生活危机重重。女儿想买凶杀父,母亲在归途中擦 枪。女儿男友的父亲身为军官,藏有纳粹的盘子(而且据说是军人中一种十分流行的收藏),暴力的血液流遍这位看上去正直的人,也使他最终一手缔造猩红血花。 这是充斥着物质的社会,表面下埋藏着罪恶的社会,而毒犯却说他爱这个世界。世界太美,美得他承受不了。他可以长久拍一个塑料袋在风中飞扬。一个边缘人倒更 自由更享受地生活。不幸,每个人的追求都是那么艰难。
此为暴力的开端。
第一幕:青少年犯罪
展映影片: 《A Clockwork Orange》,中文名《发条橙》。改编自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Stanley Kubrick(斯坦利·库布里克)1971年搬上银幕,被誉为美国1971年年度最佳影片。
小说的特色在语言上,影片的特色在梦幻般的场景上。配乐辅以古典乐外加一首《Singing In the Rain》,既有娱乐性又达到效果。但不少镜头相当过分。
《was nutzt die liebe in gedanken》,英文名《Love in Thoughts》,中文名《诱惑假期》、《少年不羁的烦恼》。2004年德国出品。根据1927年夏德国一青少年情杀案改编。
冲着Daniel Bruhl而去,意外收获August Diehl。碟外的封套上写着,本片难以置信地烂,然后历数理由(看后我均同意),得出的结论是实在想看还是借比较好。一般这么推销碟的不多见,我好奇心 太强,反倒变得很有兴趣起来。原本不错的故事,原本不错的演员(Daniel的影帝绝不是浪得虚名,《再见,列宁》 我很喜欢),原本还可以的配乐,鹅黄色的全片基调也是我喜欢的。可惜导演把精力都放在平铺直述刺激性内容上。同性恋,哥哥和妹妹抢男朋友,女孩的主动献身,毒品,枪支游戏等等。故事错综了,但对人物的心理演变熟视无睹,交代少的可怜;对1927这个年份也熟视无睹,情节上没有铺垫,在人物造型等方面也十分混乱。导演忘记了惨剧不单单是感情受挫产生的。建议除非你很喜欢Daniel(或者August),他们的片子来者不拒,看到Daniel晃过就兴奋, 否则最好别看。
往届展映影片:《Elephant》,中文名《大象》。美国导演Gus Van Sant(格斯·范·桑特)“死亡三部曲”之二。2003年戛纳金棕榈奖。根据一桩美国校园枪杀案改编,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成。
影片从普通中学普通的一天拍起,镜头跟在演员背后,同一件事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出现几次。平和的校园,但蛛丝马迹泄露着天机。最后在疯狂屠杀中结束。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导演。点击这里看我对岩井俊二作品的回顾。
暴力的形成和少年时的经历相关,孩提时代的生活为暴力埋下隐患。青少年容易成为暴力的受害者,也容易成为施暴者。首要关键性因素就是家庭。家庭矛盾,重 大变故,教育上过分严厉或者丝毫不管都容易造成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其次是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结交了不该结的朋友也会带来致命误导。有时候被长辈忽略 的很小的事也会导致失控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展影片中不止一位杀人狂喜欢音乐。《发条橙》中的流氓头子Alex超级迷贝多芬,擅长音乐,开过个人演唱 会。他扬言是贝多芬教坏了他,听到贝多芬脑中就充满暴力和性,无药可救。他的杀虐、强奸、斗殴都目的性不明,仅仅为了个人享乐,他的世界只有两个人,他和 贝多芬。《大象》中有两位校园杀手,其中更残暴的甚至杀死同伴的一位弹得一手好琴。他房里钢琴前方的奖杯暗示着他的水平。片中恰好也弹了一段贝多芬。《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更是有不少青年都喜欢莉莉周这位歌手。可以为了她的CD去偷去抢,去疯狂。一直到影片最后在莉莉周演唱会散场时的行凶。电影里有不真实 的成份,但有些音乐的确不能让人得到道德上的升华,对有的人来说音乐也不是简单的放松手段,而是逃避真实世界的渠道。音乐是非理性的,它让人产生快感,经 历没有经历过的事,其中也包括罪恶。在现场化为无数众人中的一位,放肆喧哗的快感是奇妙,难以想象的。没有经历过的人所无法理解的。这时候我已经不再是我 自己,达到短暂的超脱。而如果亲自去玩音乐,去亲身实践又是另一番感受。全情投入、感情丰富的人适合做音乐家,但如果把情感带到生活中,而他听的音乐恰巧不是体现高尚,而体现了坠落,那就悲哀了。对好音乐的要求是要有真情实感,让人产生共鸣。一段曲子做任何主题都是允许的,而且不像文字那样容易发现出格章节,音乐必需听了感受了才知道到底写了些什么,此外不同的人感受到的会完全不同。听者实际上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理解,去想像。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音乐岂不 是推波助澜的教说犯?《诱惑假期》中略有不同,两位死亡俱乐部的成员更喜欢文字。August饰演的学生放着家中满屋子书不看,而选择研读《论自杀》。 他的理论是要在最高潮的时候死去,类似“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为爱而死,为爱去报复。他的强势理论有一点日后纳粹的影子,只不过纳粹不是为了爱罢了。而Daniel饰演的诗人写的也全是情诗。不像维特高 尚的爱,“August”不仅把枪对准自己,同时把枪对准自己爱的人,要一同赴黄泉。多么过高估计自己的自以为是和自私。
拯救是个艰难的过程。Alex受到强行治疗,但这使得他的自我选择余地丧失,就不再具有一个人的本性,也就说,强行控制是非人道的。必需等到暴徒自己觉悟过来, 自己感到杀人无聊以后才算真的获救。有些人出于娱乐出于无知,或许有成熟的那一刻,有些人已经坚定自己的人生信仰如此,他等待着那一枪,而我们又该做些什 么呢?
第二幕:恶性犯罪
展映影片:《Natural Born Killers》,中文名《天生杀人狂》。Oliver Stone导演,quentin tarantino(昆丁·塔伦蒂诺)编剧,1994年美国华纳出品。
想到看本片完全是因为听了Trent Reznor(Nine Inch Nails)做的原声碟。非常非常棒。
往届展映影片:《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中文名《沉默的羔羊》,美国。
《天生杀人狂》指出了暴力的终结者:爱。三周杀人52个。M&M夫妻档杀人狂够凶残,够狠毒。他们和变态的区别在于还能感知爱,并最后和童话故事里的王 子公主一样过上了幸福愉快的生活。他们的杀人理论是万物平等。正因为存在绝对的平等,动物可以互相残杀,人可以杀动物,人也可以杀人。而人之初性本恶,每 个人都有原罪,早晚要死,不如早点了结了。所谓优胜劣汰,自然界的法则,这是谁都无法违背的。他认为他是替天行道来了,他是天生的杀人狂。
真的有生来就存在的恶么?不如说是环境造成。M&M杀人如麻,但是公众的反应是什么呢?他们崇拜这对夫妻的自由洒脱,他们居然支持。而传媒没有一点责任 感,仅仅是负责把公众希望知道的广而告知。最后那个主持人自己也向着警察开枪,他说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感到活着。谁更有血性真是再清楚不过。没有人性的人扶 摇直上,这是最大的悲哀。
但杀人狂的理论也是完全错误的。自以为有了结他人性命的权力本身就是承认万物的不平等,他是自相矛盾 的。没想到的是两人的爱在经历波折后越发牢固,还打算要孩子。有了一份牵挂便是爱这个世界的最好理由。误杀印第安人一事还能看出两人神志清楚,尚有良知, 杀虐的道路终于终结。
第三幕:昆丁的黑帮世界
展映影片:《reservoir dogs》,中文名《落水狗》。昆丁处女作,自编自导,1991年上映。
往届展映影片:《Pulp Fiction》,中文名《低俗小说》,1994年戛纳金棕榈奖。
《Kill Bill》Vol1、Vol2,中文名《杀死比尔》。
充斥暴力的黑帮片很多,昆丁的与众不同在于他带有戏虐成份。无用的主角更加真实,这些不是黑帮的精英,他们也没有更加丰富的感情,或者貌似英雄一般,都是普通人,只是碰巧职业是杀手或者强盗。《落水狗》中一串串F开头的词,一直号称自己是专业高手的家伙从头到尾呈现的就是混乱。不停地争执,不断骂人,动 不动就拔枪,关键时刻莫名奇妙死亡,既不英勇也不上台面。思路简单,毫不考虑什么理论,理想,只考虑钱。印象最深的是《低俗小说》中,一位职业杀手在他人 房间的卫生间里小解时把枪放在门外,于是枪自然被别人拿走,抽马桶的声音更像提醒别人开枪的时机到了。这等死法毫无颜面。他们组织松散,为了钱聚集而来, 所谓黑社会就是虚架起的社会。选择了已被主流抛弃的暴力就是选择在混沌中了却此生,这真是最糟糕的选择。
第四幕:暴力极限之纳粹
展映影片:《der Untergang》,中文名《帝国的毁灭》、《帝国的覆灭》、《希特勒的最后十二天》。2004年,德国。Bruno Ganz出演希特勒,这是德国第一次由演员来演希特勒。2005年德国观众选择奖。
今年是二战胜利60周年。和街头的小打小闹随意杀人不同,希特勒走上政治舞台,把眼光伸向世界。他至死都认为自己无愧于德国,无愧于日耳曼民族。他认为暴力只是暂时的,他即将建立的新社会将是全世界大团结的美好世界,一片祥和。他同时自豪自己杀了很多犹太人。
如此残暴到无药可救,他是变态么?精神病?都不是。希特勒自以为自己在造福人类,他有着自己的信仰,他相信超人理论,并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好。他有自己 的爱人,并且和爱人一同赴死。“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他们也算爱的彻底。他有自己的爱狗,他关爱他人,他有人格魅力。他温和可亲,只有涉及 到国家利益时才会暴怒。Bruno Ganz曾经在维姆·文德斯导演的《柏林苍穹下》(点击这里看我对《柏林苍穹下》的评论)及其续集《咫尺天涯》中成功塑造了一个为爱坠入人间的天使,这次史无前列地塑造起了希特勒。而这个希特勒居然也是心中有爱的老人。他无怨无悔地付出,为着理想赴汤蹈火,即便敌人杀到家门口也宁死不屈。
这些优点都不足以让他像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伟人。他被人唾弃的致命原因在于他是非人性的。他迎合了当时德国一部分人的心理,强势而有力。但是他遵守着优 胜劣汰,他放弃老弱病残,他鼓励所有人去抗敌、去和敌人正面交锋,即便是弱小的孩子。他相信是人民选择了他,而人民应该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他用命令或 者理论给德国人施压。他死也要追杀逃兵。甚至达到让人自愿随他而死的地步。那些追随他的人以为自己选择了正义,是在为国家付出,其实他们既是施暴者也是受 害者。高压加精神俘虏,让受害者转为施暴者,这比简单地炸飞脑袋要高级地多,这才是最残暴的暴力。
可能有人要说战争都是暴力的, 都要有伤亡的,各自为主很正常,谁赢了都会去贬低对方,比如小泉。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可以理解他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他大概忘了日军除了前线的战斗还干了什么,忘了三光政策,忘了他们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士兵的。非人性的成份越多离倒台就越近。
希特勒忘了哲学的可操作性是需要怀疑的,哲学家拐弯抹角的话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写的人自己都不定明白。他忘了即便人性有污点,但那不是他所除得掉的。万物平等,其中也包括他自己。
终幕
展映影片:《The End Of Violence》,中文名《暴力启示录》。Wim Wenders(维姆·文德斯)1997年的作品,此时已进军美国。
最后以我的最爱维姆·文德斯一部作品收尾。片中出现了一个用来阻止暴力的监控系统,它会让施暴者脑袋开花。当然也可以让掌控者不喜欢的人立即消失。用非人性手段去阻止非人性的暴力,显然是行不通的了,远达不到终结暴力的目的。而那位专拍暴力题材影片的好莱坞制片人最终选择离开他的工作、家庭和朋友。少了 一个通过媒介传播暴力的人,也是一件好事。人性或许是停止暴力的良药。在某些物欲横流的社会,某些文化艺术非人性倾向严重的社会,等到The End Of Violence真是件不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