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好人

有些中国导演拍的片子让我感觉很陌生,而有些外国导演拍的片子却让我感觉很亲切,这是很奇怪的,但感觉是骗不了的。很不巧,贾樟柯属于让我感到陌生的那群导演。他的片子一直不能让我深入进去,总是感到有隔膜。去年好评如潮的《三峡好人》也是这样。即便拿到金狮奖,我还是不觉得这是一部好到一边倒的片子,里面的感情可能还没有《东》多。《东》是有感情的纪录片,刘小东就是感情所在。刘小东的画有感情,尤其《温床》第二幅越南那个躺着的女子,粉色调子,镜头拉近的那一刻,让人出神,静,有热带的感觉,腻,有一点点晕,纯净的用色,圆润的线条。刘小东的话也很有感情。里面是不是有脏话,而且用词简单、重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刘小东文化程度多低。实际上不是的,他讲着讲着就动情了,本来就是画画的人,不是研究文字的人,一动情就不知道怎么表达了。他那种感觉就是特北方的那种文化人,特想做点什么。曾经也迷茫过,颓废过,完了现在都想通了,不那么颓废了。换句话说是个正派人。正派到上三峡农民工家里看望农民工家属,分发照片,给小孩子发礼品。大家都看到老农和刘小东眼眶湿润。

但是《三峡好人》不这样。刘小东发尊严去了,一边发一边让贾樟柯给记录下来。贾樟柯真实地记录,把感情都收进去了。到了拍《三峡好人》,其实是同步的事,贾樟柯也想用很客观的视角去拍摄,但我感觉有一种假客观的味道。不带作者的感情,如实反映就可以叫客观,但真客观是可以比较舒服地融入进去的,假客观说的是那是作者刻意装出来的客观,他想放感情,但是憋住没放;或者画面中自然流露出一些过头的倾向,但被作者抑制住;再或者是画面中的一些细节有人工的痕迹。《三峡好人》不够的地方在于收的太多,或者说导演其实很有感情的,自己兄弟怎么能没感情呢?但是在拍的时候暗含的多了,表露的少了,这是很令人遗憾的,我希望这片子可以更吸引人一些,多流露一些东西出来,不然很可惜。我个人觉得像让皮埃尔和吕克·达内两人拍的那种片子更棒一些,镜头是跟着人走的,镜头里反映的是人,那些人。仅仅是人,环境是一个背景,人无奈的背景。个人代表阶层,一两个人的故事才能反映更广阔的大多数。贾樟柯也拍了某几个人的故事,主要是寻妻和寻夫两个故事。但是主角已经多了,主线是散的,贾樟柯的片子给我的感觉是什么,镜头里想要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不单单看到人,还有三峡的风景,感觉不纯。确确实实很真实的东西,确确实实的死亡,确确实实的衰败,要把那“确确实实”抓出来,真死人了搞得像假的一样。同时在处理上放的无关料太多——大概导演自己也知道推进乏力,所以要找点亮点?甚至有一点点荒诞的东西在,但是我没有觉得这些人物的生活是荒诞的。太扎实了。真的太实诚了荒诞不起来。乡间不合情理、安排不当、对不住老百姓的事情比城里多,但那让我们感到悲愤,也有悲凉在。尤其当我们一直呼吁的法律武器显出其笨拙的时候。

如果感觉更强烈一点,情节更紧凑一点,更单纯一点会更好,有时候会让感情自然迸发,那样更好。片子里有很多扯开话题的东西,不抓人。

可能是我迟钝了,缺乏理解导演电影元素的能力。不过就促进发展来看,应该有人拍个感人的,老百姓看得懂的片子,城里人和城外人之间的鸿沟之大数以万计,怎么把一方人的世界很好地介绍给另一方人?怎样感动更多人去做一些切切实实的事?如果普通老百姓看了你的片子没什么反应不被触动那怎么办?当权的人不被触动怎么办?你放不放给城里人看?那是不是需要拿到乡间去放?还是直接拿到国外去感动外国人?我觉得还是外国人比较容易被感动。跳出国情嘛,看得更清楚些。

如果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觉得力度不够。听到很多评论说这片子太棒了,实在太好了。更多可能是借助题材的关系,贾樟柯这次的选题是近几年所有中国电影中最棒的,他很有时代感,想为后世留下点什么,我觉得这挺不容易的,因为能主动担负起责任的人在我们这个时代显得太少。在大屏幕上拍我们的农民兄弟很能勾起同样热血的观片者本身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从而让他们误以为片子说了自己想说的话。片子其实什么也没说,就像最后三明一行人落下的背影,悲凉的,不知道前路在何方。片子不过再现了一些场景,但这很能勾起一些人自己的回忆。说来说去,我仿佛在说这片子不错,既让人产生联想,又勾起回忆,当然,我没说这是片烂片,只是就这么完了很不甘,不够好,我不满意。也不解决问题,很多城里人看了还是说,啊,乡下人就这德性,你看,贩卖人口,杀人放火,有了点钱就乱买糖……鸿沟还是在,冷漠还是在。

当然,社会责任太重,不该让艺术家来背负的,急也只是干急。总之,从去年那些舆论报道和观片感受而言,我最大的感触贾樟柯这人还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