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疗伤文学现在是不流行了,他去世后便封上了这条路。但是很显然,川端康成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是会长久存活在读者心中的。余华在新作中就毫不畏言地承认自己曾看过所有川端康成的作品,而且十分喜欢这个人,曾模仿他很长一段时间。
我最初对他发生兴趣是由于《睡美人》。先看的也是《睡美人》。那个版本实在是不好,《睡美人》和《雪国》、《古都》、《千只鹤》放在一起。可以说,《睡美人》里有老年人对生命的变态向往在,很深层次的作品。其他三个中篇就不同了。如果《雪国》还算中年人的想入非非的话,另两篇就完全是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
可惜的是,自我记事以来没有亲身体验过雪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在一个去过北方的朋友赞叹雪国的美丽、神往无比的时候,自己有点想想不出。感觉上仿佛很是美丽吧,对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却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反而是《古都》让我心中涌出甜密来。
古都的氛围是很雅致的那一种。典型的日本京都。或许是自己日本的东西看了多了,那些个节日听川端康成诉说之后还能想起相关的景象,一点也不陌生。而且每当出现杉树林的时候便有同女主人公一样的回家的感觉。总觉得很亲切、很熟悉。当见到孪生姐妹的时候不是意外,而是欣喜。同样地祝她幸福。不知是作者写得生动让人陷入其中,还是因为杉树的关系?据说上海最适宜的护河林便是杉树林,尤其是墨杉。于是我一直对高大、墨绿、挺拔的杉树有好感。仿佛他温暖的臂膀可以挡住风寒。回到杉树林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乡一般。这种感觉在整篇文章中一直围绕着我、缠着我,后来不仅仅是杉树有暖意,女主人公的母亲一点点地化作杉树的枝丫。无论是下雨天她在摆弄挡雨板发出的声响,还是她和女儿同睡时的情形。很常见的事,却让我想到自己的母亲。和自己母亲同睡时的温暖、舒适,抚摸母亲身体那种纯天然的柔美,陶醉其中。
想必一般每个人尤其女孩子都有同母亲同睡的体验。都有各自的感觉吧。同样的,都是十分美好的感觉吧。当这种感觉涌上来时是何等的幸福啊!
川端康成的精妙就这样体现出来了。没有很离奇的事发生,没有惊心动魄,却是让你有不一般的体验。除了母亲,父亲也是一个十分不一样的人。那满地的白花承托出男人的刚强。或许有一些柔弱的飘飘洒洒的白花和男性的刚强很不合适,但文章正是用这种白花表现出已上了年纪的父亲的刚强,男性的性格恰如其分。
文章当然有不足之处。有细微的地方处理的很不合适。所谓太煽情了一些。关于孪生姊妹何时知道的女主人公的名字存在漏洞。但总体的感觉还是很好的。或许是因为想到了家乡的缘故吧?想来如果日本人自己看了这种文章不知该有多么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