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6部新片素描:德州见、盐与火、嘎嘎先生、饥饿艺术家、爵士灵魂、我们唱着的歌
今年上海电影节过半的时候才从西班牙赶回来,匆匆看了6部新片。我并不是完全放弃老片,躺在床上很拼很拼地倒着时差买票,结果《党同伐异》买错了时间。可惜最后没人拿着这张票去看,白白浪费,胸痛30秒。
我也不是存心要放弃gay片,没有gay片的电影节都不完整。只是《离别是美丽的》买错了时间。
当然总体而言我是一个新片、罕见片、纪录片、德片、gay片党。在一片混乱中终于还是看上了6部槽点满满的新片。一一吐槽之。
饥饿艺术家
导演兼编剧:足立正生,上映:2016-2 日本,片长:104分钟
这部片子卡夫卡看到要从坟墓里爬起来抽足立正生的。连续独白朗诵了多篇卡夫卡小说的段落,我粗略还记得《饥饿艺术家》、《法的门前》、《审判》等,原封不动照搬原文。也确实还原了一些细节,比如饥饿艺术家是关在笼子里的,有计数小牌子,有守护员,有马戏团关在笼子里的动物和饥饿艺术家作为比较。最后饥饿艺术家还说自己不吃东西是找不到适合他胃口的食物。但是即便没看过卡夫卡原著的观众应该也能一眼识破足立正生加入了相当大量他自己的日本元素。包括强奸、SM桥段、切腹自杀、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经济萧条、手机自拍、校园靓妹妓女撩骚、精神分裂、恋尸癖等等。整个故事在尺度上和荒诞性上都超过了卡夫卡的原作。最令人爆炸性震撼的是最后这位觉得没有东西可吃的饥饿艺术家说自己找到了想吃的东西:自己的屎,并且津津有味地吃掉了自己的屎。他的看守难以接受这一点,开枪打死了他。虽然饥饿艺术家跟卡夫卡原作中一样特立独行,但是整个故事不具有真实性。卡夫卡是一个即便在描绘煤桶飞天这种显然不可能的超现实事情时都一本正经的人。他的荒诞不是表面上的离经叛道,而是对现实的比喻和抽象让人感受到真实世界的荒诞性。他没有忘记描绘一下饥饿艺术家是消瘦的、不堪一击的。我们脑中的想象至少是《饥饿》(Hunger,2008,Steve McQueen导演)中绝食的法斯宾德那副样子,无法行走,需要人抬。而不是胖乎乎的,绝食1天和140天后都没有瘦下去一圈,还能拉出屎来吃的形象。一听就很不真实的对话和符号化的人物形象是这一类电影人的弊端,他让现场观众不断发笑,不断出戏,而且无法将自身情感带入其中,他制造了观众和电影之间的隔阂,观众就像在看一出闹剧。如果观片后有所思考,或许更多是像片中僧人那样,对绝食行为的思考,对一个符号的思考,而不是对绝食的这个人产生了情感。通过现代语境下的影像,最引发思考的还是卡夫卡故事最初的框架,如果是这样,影像化卡夫卡的小说有什么意义呢?岂不是看原作就可以有所思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饥饿艺术家》比同样改编卡夫卡作品的《阶级关系》(Klassenverhältnisse,1984,Danièle Huillet和Jean-Marie Straub导演)差了几个光年。
德州见 See You in Texas
导演兼编剧:Vincent Poymiro,上映:上海电影节首映,荣获评委会大奖,片长:86分钟
这部处女作有许多缺点,但也有很好的品格。这好的品格就是它通过影像来说故事,可以做到朴实自然地通过画面来传达主角之间的感情。爱不是一定要女主男主用嘴巴说出来的,也可以通过刨一个没有石子的练习场这种无声的行为来表达。没有乱七八糟的戏剧性冲突,情绪内敛,这导致观影现场不少观众昏昏欲睡,表示说没有高潮,所以看不懂这片子在说什么。但也有观众会站在细腻情感这一边,会发现这个结尾是多么高潮。
不过此片还是嫩。比如摄影过于光滑细致。你相信农场生活如此光彩照人吗?比较正确的姿势是用手机看视频,纹身,男女主聊天小争执之类更具真实感觉的镜头,而不是另一部分抛光过的场景。另有后摇配乐与场景脱轨,令人不断出戏。相同的旋律出现次数过多,也不够精准,只是体现导演自己的音乐口味吧。还有刻意放慢的节奏,这位意大利导演就是那么文艺小清新呢。
盐与火 Salt and Fire
导演兼编剧:Werner Herzog,上映:上海电影节首映,参赛影片,片长:93分钟
看了导演见面会场次的朋友普遍向我传达出此片扑街的信息,但是谁也没有告诉我这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土豪征婚的爱情轻喜剧。观片过程还是愉快的,因为笑点从头到尾没有断过。这感觉就是赫尔措格最近又旅游啦,要把自己在南美和罗马发现的美丽景点推销出去呀,还要服侍好赞助商,搞点钱来呀。改编小说?剧情?盐和火的宗教象征?人类救赎的象征?都是浮云。说这是环保题材的是不是搞错了?环保在这里被处理为一个故事发生的诱因。那其实还涉及腐败等社会问题。并且通过男女主角的聊天,让绝对信奉数据的人和相信神秘力量的人进行了一番对话。片中包入了太多东西,太多赫尔措格特定符号的东西。比如他一直相信而且喜欢在影片中制造各种神秘力量,他喜爱大自然的美景,他从来不认为搞环保的那帮人绝对正确(不知道有没有观众提问环节,有没有人问他这方面问题,他曾经砍了一座山的树,但是那片原始森林后来又长出来了,一切都复原了,他认为如果你做的事没有挑战大自然的自愈力,那不要紧。他从来不认为被数据统计所左右的环保主义者是绝对正确的)。他最后让女主角对男主角产生好感真是一个天大的转变,看来他现在的生活很欢乐。在过去,他的男主角永远陷入茫茫天下孤立无援的窘境。
这么一算,他上一部出色的剧情片还要追溯到1991年的《石头的呐喊》(Cerro Torre: Schrei aus Stein),这部片是对整个人类登山运动的再思考。如果大家知道德国曾经很流行登山系列题材影片的话,或许更能理解他在说什么。这就相当于加莱亚诺说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只是基于你们欧洲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对美洲的本土人民来说,这算新大陆吗?不是祖祖辈辈生活那么久了吗?有多少片子能让你从自己习惯的角度和环境中抽离,重新去发现世界?赫尔措格一度每部片子都能做到这一点。
在那时,赫尔措格的片子话说得少,剧情集中,然而故事和画面能让你想到许许多多问题,有着无穷延展性。而现在一分为二。他的纪录片依然很有看头,在2011-2012之间拍摄的死囚相关纪录片中,他可以通过对话问出许多东西。但是当他企图在故事片中用风光摄影和一大堆对白一下子囊括一大堆主题时,却让画面多多少少失去了自己说话的能力。
话说这次电影节主推赫尔措格本身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会。他说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参赛了。他也向来不是按常理出牌的电影导演,绝大部分影片都没啥票房号召力甚至根本没上映,通过在官网售卖DVD牟利,在许多年后被一小撮人热烈追捧。在传统的几大电影节上拿到的奖寥寥无几。他和上海电影节之间看不到任何合拍的地方。
爵士灵魂 Miles Ahead
导演兼编剧:Don Cheadle,上映:2015-10 纽约电影节,2016-4 美国,片长:100分钟
如果你能意识到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故事片而非Miles Davis传记片,观影时会轻松很多,这一点其实从一开始就展露了出来。然后什么吸毒、枪战,还有不老容颜的Ewan McGregor跳来跳去,还有商业化的表现方式,导演肯定添油加醋了。如果你想看Miles Davis一生多么辉煌,想要借助本片舔跪大师和音乐,那肯定要失望。其切入方式有点类似《旅行终点》(The End of the Tour,James Ponsoldt导演,2015),以一位记者的视角回忆和大师的一段短暂接触,从一些小侧面展现大师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并不着力于展现大师作品,还放了不少精力在二人之间的互动上,通过二人擦出的火花来拉近观看者和大师的距离,也比较便于增加戏剧冲突。当然,《爵士灵魂》和《旅行终点》比起来要通俗得多。导演作为一名在许多商业片中大获成功的演员,这部处女作很好地展现了他对商业片的拿捏水平。节奏要快,要好看,要有冲突,要有麦高芬。总的来说很流畅,演员发挥正常,可惜多处转场过于稚嫩。如此大胆的拍摄也真够挑战乐迷观众的。
嘎嘎先生 Mr. Gaga
导演兼编剧:Tomer Heymann,上映:2015-10 以色列,片长:100分钟
以色列国宝级舞蹈家Ohad Naharin的传记片。片子拍得中规中矩。如果你同时看过文德斯(Wim Wenders)拍摄的Pina Bausch传记片《皮娜》(Pina,2011),就能感受到二者巨大的差距了。文德斯启动拍片计划后不久,皮娜去世。但是文德斯通过再造场景为影片拍摄全新的舞蹈片段等方法,成功展现出皮娜舞蹈之美。有许多段场景令人难忘,包括玻璃房内双人舞、广场上、列车上的舞蹈等等。《嘎嘎先生》处理起来简单得多,主要是让Ohad和他周围的人来谈话。舞蹈部分用了大量画面模糊的老视频。最有意思的或许是排练现场的一些实拍,还有Ohad两任伴侣和他之间的爱情与冲突。这其中涉及导演的理念问题。你是希望纪录片成为人物的花絮碟呢?还是让纪录片本身作为美妙的正片存在?传记纪录片是否可以脱离主角而存在?使用主角的言论和各种花絮塞满片子呢,还是试图用自己的方法去挖掘这个人物?这是文德斯看到并理解到的Pina和Heymann听说的Ohad的区别。
不过好在Ohad的舞蹈非常精彩,可以看哭的那种类型,他很能说,很会瞎掰,看花絮碟也非常有趣。瞎掰是优秀纪录片导演必备的技能,导演不具备然而受访者具备了,也算弥补了一些。可以视为不错的入门科普片。
我们唱着的歌 The Songs We Sang
导演:邓宝翠,上映:2016-3 新加坡,片长:128分钟
当场嚎啕大哭的片子。其实拍摄手法很普通,不过新谣的故事过于诱人,把一系列一手素材整理得妥妥当当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外加搞了一次新谣三十周年纪念演唱会,采访了许多当年的新谣人,功课做足,诚意满满。
新谣的诱人不在于音乐,在于精神。如果你有亲人在新加坡,或者去过新加坡,或许更能理解新谣代表着什么。一个政府忽然宣布你所就读的东南亚最好的华校从此关闭,这是怎样的心情?一些从小接受华语熏陶,有比较强中文能力的中文系学生,忽然要面临全英文的读书和工作环境,这是怎样的压力?一首歌只是因为出现了广东方言,就要被禁播23年,这是怎样的一种文化歧视?你的能力并不比其他人弱,只是正好在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时代,你会如何应对?这种由学生自发性搞起来的华语民谣歌曲创作小组是南洋大学留下的宝贵财富,新谣继而在各大初高中继续播种,还被报社记者、广播台和电视台的编导慧眼识英雄主动推广,不得不说是在特定时代下的抱团行为,这种对文化的追寻绝非个别人的期望,而是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表达欲望。诚然有的歌曲很傻,有些老视频太落伍了,令人发笑,但无不充满真情。这不是简单的音乐纪录片,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讲的是一群人追逐梦想和自我认同的故事。他们是新加坡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