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噪音日 @ PSA

九间

噪音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PSA

2月28日星期六
19:30-19:40 Introduction by Nicholas Bussmann (未赶上)
19:45-20:30 J.Cage Williams Mix by Werner Dafeldecker (未赶上)
20:40-21:20 新闻蓝调团队
21:30-22:10 颜峻
22:20-23:00 Sachiko M (早退)

3月1日星期天
19:30-20:15 Mattin
20:25-21:10 大友良英
21:20-22:00 虐待护士 (早退)

新闻蓝调团队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烟囱·PSA)两日噪音日的一部分演出与正在举办的上海双年展相关。新闻蓝调团队这个节目就是双年展参展项目之一,形式为一批人围坐在一起用不同语言咏唱报纸新闻,在整个双年展期间演出了许多轮。能听出来的语言包括上海话、普通话、英语、德语。歌词内容就是普通报纸稿,一个调子反复咏唱,打破日常生活与音乐演出之间的隔阂。这个项目重概念,作为一个演出谈不上吸引人。

新闻蓝调
图/新闻蓝调团队

颜峻

颜峻在双年展上也有一个项目,噪音催眠。见到有小朋友躺在床上戴着耳塞休息,然后小朋友的爹妈跑过来教育孩子要保护耳朵,不要听那些噪音。颜峻这算在摧残祖国花朵么?

和这个参展项目比起来,他的演出更加神神叨叨。只见桌上有一堆设备,他站在中间或扭动按钮,或在“风扇”前挥舞双手,然后通过扩音器扩大他的手势和动作对声音产生的干扰。没有曲调的纯噪音实验,而且更像是某种宗教仪式,打在他身上的灯光配合静默的行为,有一种神秘感。

颜峻
图/颜峻

这日本来的目标是看Werner Dafeldecker演绎John Cage的《Williams Mix》,结果错过。此前看双年展时错过新闻蓝调,也算补上。见了颜峻也没有太大兴奋,时间太晚就没看Sachiko M。体验很一般的第一日。

Mattin

第二日Mattin的演出就是什么也不演。介绍说“他尝试将思维定势中处于主动状态的表演者和被动状态的观众之间的关系暴露出来,营造出一种陌生感和疏离感将这种关系打破”,并有一些安利文章推荐。感觉这位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家Mattin艺术理论方面的观念是清晰的,对所在领域的情况也是了解的,但是在具体如何去打破、如何去创新方面并没有特别之处。他比在舞台上静坐的John Cage更极端,熄灯后什么也没发生,再亮灯演出就结束了,整个过程中他并没有站到过舞台中间。确切说舞台都是不存在的,并没有搭什么特殊设备,也没有看见话筒。黑暗中群众们聊天说笑,有些围坐在地上有些倚靠在墙上,有相关人员在问观众有什么感受,有一小波鼓掌声音,估计也是谁煽动的。实际上平时音乐演出也都要延迟这么30分钟到45分钟,整个过程和Mattin的演出是一样的:一片黑暗、随意聊天、没有音乐人演出、舞台可能都没搭好。Mattin表演的这段时间就好比大友良英演出前的等待时刻,总之我们一直在体验,一直在等待下一场演出。最需要革命的大概是古典乐那种一本正经的演出,小型演出方面观众与音乐人分分钟都在互动甚至观众影响到音乐人演出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有些流派的音乐人在演出中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大友良英

大友良英
图/大友良英

两日噪音日里面最赞的就是大友良英的演出了,至少他是真的在弹奏吉他。演出前主持人预告说会比较吵闹,实际情况是他的演出最不吵闹,至少有非常动听的旋律在,基本音乐组成要素还在。虽然有吵闹的因子,依然可以跟着旋律展开想象,竟是特别享受的事情。比比前面Mattin安静到没声音的演出,再比比后面虐待护士没有调子从头到尾开着噪音摧残耳朵,大友良英真是太动听了。有他的表演在就是值回票价。后来虐待护士演出的时候场内因为分发塑料袋所以乱哄哄的,很多人把塑料袋套在头上。而大友良英在一旁很温和地与听众合影留念,手里也拿着一个塑料袋。整个画面很不环保,我就默默地退散了罢。

这两日的演出和今年双年展一样悬在半空不着地。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