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ita Cycles
Murita Cycles – by Barry Braverman – 1978 27min12 纪录片,人物传记
Bottle Rocket – by Wes Anderson – 1996 瓶中火箭
关于Barry Braverman我毫无了解,能查到的资料也不多。到手的他的影片只有《Murita Cycles》这一部。与其说是影片,不如说是家庭录像带。Barry Braverman不过是用镜头记录了父亲Murray Braverman普通的一天,这和许多小朋友喜欢用DV拍家庭小故事并无二致。在片子里,他采访了父亲和周围的邻居,从里到外拍了一下父亲的自行车铺,从早上的上班人流拍到父亲骑自行车下班回家,然后就这么结束了。片中只有父亲这一个角色,没有剧情,拍摄手法毫无新意,没有眩目的布景,没有使用任何高科技手段。这是一部平淡无奇的28分钟纪录片,你想看的东西它一样也没有。
这种片子不可能发行,要发行还需借助“外力”:熟人Wes Anderson和Owen Wilson。他们号称正是看了《Murita Cycles》后兴致大起,动了拍摄短片《Bottle Rocket》的念头。于是此片成了让我们看到这对活宝在好莱坞蹦来跳去十几年的由头。无论真假,总之导致去年CC发行《Bottle Rocket》收藏版(分DVD版和蓝光版)时顺手将《Murita Cycles》修复版编入其中,然后剩Wes Anderson的影迷自个儿瞠目结舌去。
因为你难以想象迷倒两位猴王的影片居然是一部很文静的、散发着泛黄旧报纸气味的家庭传记片。是的,两位猴王。当《Bottle Rocket》还是部短片的时候Owen Wilson就神经兮兮的。当制片人看到这伙儿人时他们就跟影片中一样整日在房间里窜上窜下不得消停,胡思乱想,大呼小叫。你会发现整个收藏版里的影像和音轨都是闹哄哄的,除了这部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是以第一人称口吻(也就是导演本人)叙述的,主角是叙述者的父亲(也就是导演的父亲)。我们可以通过旁白感受到儿子对父亲的爱,但片子并没有出现感情泛滥或偏袒的情况。在拍摄老人的某个行为时通常都让老人亲自予以解释,旁白给出的结论和评价很少。然后在下一个场景会有对这个行为的反馈,并配上其他人的看法。叙述者保持着采访者而不是介入者的身份,平衡多种视角,不加评述,展现出老人真实的生活状态。比如片中拍到老人爱捡垃圾成癖。一般来说导演都会把镜头对准堆放垃圾的房间——一个可算是奇观的私人垃圾场,然后配上周围邻居的抱怨。通常,对待一个不招人喜爱的衣衫褴褛的老头,富有人文关怀的导演们还容易流露出同情的情绪。但Barry Braverman将镜头对准老人,以跟踪采访的形式记录了老人捡回一箱垃圾然后再垃圾场内分拣垃圾的情景。观众可以听老人亲自介绍箱子里每样“垃圾”的功用。让观众通过旁观者视角加入了陌生场景、陌生行为和陌生的思维方式。之后影片还拍摄了老人如何将部分捡来的废料出售给需要的人,从中换取了一点钱。一个简单的买卖行为证明了那些废料也不是全部没用,只是暂时没用而已。老人是以一个自行车修理工的眼光来看那些废铜烂铁的,所以我们无法理解他,仅此而已。导演通过事实展现问题的多样性,避免了站在道德法律致高点以常规逻辑草率地看待一个人,那样会使影片情感僵化。也避免了让影片变成人物的传话筒,保持了影片自身的独立立场。同时还保持了非介入的姿态,避免了直接问老人为什么捡垃圾、为什么置邻居的反对于不顾等尖锐问题,没有任何会严重影响到老人日常生活的行为,让情节顺其自然地发展,没有制造虚假的戏剧冲突。而有些新闻工作者最喜欢通过问问题而不是观察的方式轻松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因为他们都是带着结论和设定好的行文套路来采访你的,你必须满足他们设计好的肥皂剧情节,让报道显得一波三折而且令人信服。
再比如导演在展现老人对亡妻的思念时也不忘暴露老人女儿和他关系恶劣的事实。让我们对老人家庭生活的幻想在产生的瞬间即宣告破灭。甜蜜的生活已不存在。
影片就这样在一个个立与破之间保持平衡。既没有流露出同情,也没有嫌弃和厌恶。影片开头说老人和每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不同,此为“扬”。但随着镜头观者立即发现老人不过是个修车的穷人,此为“抑”。接着说老人的贫穷,老人甚至是个不堪的捡垃圾爱好者。转笔导演却又展现了老人的坚定:老人因为无比热爱自行车事业才修了一辈子车。将儿时梦想付诸现实无可厚非,让你至多只能抱怨老人年轻时志向不够远大。此外还有他的温柔,他曾有个美丽的妻子,他的家曾经一尘不染。是妻子的去世让他变得不爱整洁。这一切仿佛展现了普通劳动者的高尚美德。他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家人而努力工作,从不为世俗所左右,不投机取巧,凭双手吃饭。老人的修车技巧在旁人的衬托下变得很高超。不过影片最后老人骑车回家时发现车铃发不出声音。一个修车修了一辈子的人,自己的自行车虽然漆得非常光亮,却有个哑铃。只见老人放弃了折腾车铃,满脸心满意足地快速向着观众骑去。
我们说一个片子好,有时候不是因为片子情节离奇、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新技术,也不是因为编剧特别出色,更和演员的演技没有关系。有时候我们被一部片子打动了自己却很惊讶,因为这部片子看上去毫无优点,没有剧情,没有历险,没有俊男靓女,也没有眩目的摄影,背后也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做支撑。《Murita Cycles》正是这样的一部优秀影片。因为老人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在导演的平衡消解下变得迷人。通过镜头的叙述,观众认识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每个人从影片中读出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没有是非,没有对错,没有争议,我们只是在感受。可能关于人生理想——反经济社会、逆时代潮流的人生理想,可能是一种悲哀,或者自怜。没有理论,没有理性,只有不稳定的相互关系。看着别人的故事就像在看我们自己的故事,而那个人的故事和我们的故事一样充满不确定,充满悖论,悲惨还是完美仅在我们自己的一念之间。
PS.去年看的MC,感觉比正片BR还好。如果我们对电影要求稍微高一点,Bottle Rocket其实也就是非常funny,算不上好,但对Wes Anderson的粉而言此片必收,因为料很足,访谈、短片、相声、花絮,样样都有,做得不错。关键:毕竟Wes从这里起家的,通过观摩影片及访谈可以加深对Wes及其小团伙(比如Wilson兄弟们)的了解。那时候情种让Luke来演,结果闹半天现实生活中Owen才是货真价实的情种,真是世事难料。
那个,Barry去年貌似还出了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