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导演:陆川 2009
拉贝日记 John Rabe
导演:Florian Gallenberger 2009
首先要说《南京!南京!》是一群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拍出来的片子。
《南京!南京!》挖掘出了不错的素材,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故事推进不利,陆川说他视此片为商业片,希望每一分钟都吸引观众,但是群戏较难拍摄,着力描绘大屠杀的前半段和描绘安全区生活的后半段节奏不同,部分桥段节奏偏慢。影院里甚至有机个别的人昏睡过去。描绘大屠杀的那段用美化过的镜头表现出中国百姓的无辜、中国军人的懦弱,以及日军胜利者的姿态。比如屠杀后给了一个日本军人的背后特写。镜头一点点向上去,越过他的身体和他所站的堤坝,白色的苍天占据银幕,随后立即给了一个俯视的镜头,江边满是中国百姓的死尸。对比非常鲜明,日本人的强势一览无余。在描绘屠杀场景是导演为什么不选择更具真实感的拍摄方式?为什么要给出这么好的处理效果?眼前景象触目惊心,镜头却很唯美,刘烨的睫毛很长很好看,每个特写都可以当杂志封面,在其他士兵都是歪瓜裂枣的背景下显得不真实。
后半段情节推动力不够。像高老师这样的人物其实有很多料可挖。她也不过22岁,那一点点安全区的小权力根本不足以保身,却被众多老百姓当成圣人和救星。她的胆量哪里来?她的压力有多大?这个人把女人的贞洁看得比什么都重,当日本人来安全区强行找女人慰安时,许多老百姓挺身而出,她却没有。直到最后一刻宁死也不献身。她背后有怎样的情感故事?《失明症漫记》的女主角是圣人,高老师显然不是。高老师有血有肉,她身上有矛盾、有企盼、有尊严,出场不算最多,却已引出许多遐想,而且本可以引出更多问题。只可惜演员演技太差,坚强有余,矛盾不够,更不自然。有好几个角色差不多。当人物只是一个点,就需要在矛盾冲突很强烈的几个场景里就集中表现出人物性格特点,难度不可谓不大。几个安全区负责人的性格有点单一乐。影片倒是用了大量篇幅描绘拉贝的翻译,经历了从顾家不顾他人生命到顾家又顾他人生命的立场转变,相对而言算一个较丰满的角色。或许是小妹自愿当慰安妇保住安全区的行为刺激了他?但最后生离死别的段落着笔过多以至烂情。他的死怎么也不算英勇就义,并且不具典型性。在一场战争中,他是一个有特殊身份的中国人,他的家庭在影片中是中国家庭的缩写,所有与家相关的情感迸发都以他的家为基点。但是他的家庭真的具有代表性么?为什么不描写一下普通百姓的家庭?他们一律灰头土脸,面目难以辨认,难道因为史料不足所以无法描绘真正的南京百姓?
较之对中国人的描绘欠缺,影片讲述日本人的段落显得更有力,这或许和日本士兵大多幸存,并留下了日记等资料有关?角川爱上了一位慰安妇,此为非常自然的人性萌发。他的自杀说不定和这段感情有关系?他发现自己软弱无力,无法挽救所爱,却又不能漠视眼前的一切。从刽子手到情圣,他的转变真的由一个女人而起?作为军人的责任感和良心产生冲突,他的自杀说穿了就是不敢面对现实。这个人物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因为日军往往被妖魔化,日本士兵往往以恶魔的姿态出现,是邪恶的化身。他们自身的矛盾往往被忽视。但是这个人物同样不是典型性人物。《朗读者》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典型的纳粹、典型的西门子公司职员,但角川不是一个典型的侵华日兵。影片最后拉贝离开南京,日军重新整顿安全区,失去了纳粹党员拉贝,安全区工作人员不再具任何特权,百姓陷入绝望。那中国百姓后来是生是死?如何逃脱险境?影片没有告诉我们。因为高老师和翻译都死了,安全区的线索断了。最后的镜头给了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小孩,他们幸存了,幸福地笑了,但这显然不意喻着中国的未来和战争的走向,因为他们的获救建立在某一个非典型日兵的自我崩溃之上。惧怕从哪里来?欢乐又从哪里来?关于战争的线索也断了,因为角川死了。事实上这个小孩的视角没用好。他从一开始就存在,作为大屠杀幸存者,可以代表着普通老百姓,除了作为承上启下之用,象征一下希望,明明可以以他为基准点展现更多丰富的内容。导演说要通过影片展现出中国人不同的一面,却展现出了日本人不同的一面。甚至有一些埋了许多伏笔的无用场景。比如日本军队的祭祀。一队日本人挑着民族舞蹈打着鼓从废墟上走过的景象更具超现实主义色彩,这是从影片进程中剥离出来的,属于旁枝错节。事实上,越往后影片显得越拖沓,如果说日本人的仪式反映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那为什么没有这么长时间的、集中的镜头反映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归根结底,角川才是核心。角川的内心活动串起整部片子。这位日本帅哥的演技也确实比几位中国帅哥美女要好。有些讲日军的桥段,比如小妹被害时几个日本军人的反应、日本军人无视慰安妇死尸,都有新鲜感。我想导演很容易被不熟悉的情节吸引,被矛盾冲突更强烈的人物吸引,而不是被战争本身吸引。我只记得看完片子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地铁里痛哭流涕。不是因为看到屠杀场面,也不是因为有个日本人自杀,而是因为高老师。像高老师这样的人物胸中有太多积郁无处释放。许多人麻木地盯着自己的生死,就像日军麻木地看着遍地死尸。
《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皆然不同,俨然一个过于温和的中规中矩商业片。线索集中,人物明确,有爱情、有惊险,最后许许多多中国人在举着标牌欢送拉贝的情景将虚构成分放到最大。Daniel Brühl和张静初演情侣是个重大意外。战争中的爱情弄好了是挖掘人性,弄不好就是画蛇添足。片中张静初作为中国人的典型来拍,却因为铺垫不够显得游离在影片之外。不知道全长版能否给出更多细节?《拉贝日记》显然只是把南京大屠杀作为故事背景,游刃有余地添加桥段描写人物。当然,核心人物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
后记 2009-05-07
商羊说陆川曾在下午三点写好晚上记者见面会新闻稿,其中包括导演泪洒现场这么煽情的一幕,结果晚上七点陆川遭遇记者“哭 – 哭 – 哭 – ”的逼迫和嘲笑。陆川和他的团队到底有多真实?我已在文中指出,陆川这部片子核心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非典型的日本军人,他压根不关心南京群众。有一点我没仔细说:陆川宣传影片时往爱国情操上靠,这其实和影片本身相违背。通常我都觉得宣传上胡说八道无关紧要,因为都乱说的。媒体稿都是软文,像商羊这种一天到晚确确实实说出新片问题所在的娱记比较少。但是讨论很快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南周》采访过一个搞审批的“高人”,此人表示,像《南京!南京!》这样的片子确实好,肯定能通过审查。果真是这样?
中国电影不能以日本军人为主角吗?也不是。但撒谎过多就会触犯艺术之外某种更敏感的东西。我在写观后感时翻看过豆瓣上的评论,吵得不可开交。这一点我本不想提。我觉得加入倒南或者挺南队列都挺无趣的,硬要站个队有什么意思?陆川拍了很长一段关于屠杀的镜头,这其实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他在把曾经发生过的事以更娱乐化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但是这部影片真的不是反映什么抵抗之城的,这段屠杀说不定就是为角川准备的,他看着路边触目惊心的景象感到震撼和悲伤,有一种情绪升上来。陆川此时的处理是让一个亲历者以旁观者角度去看,我文中提到的那个日本军人俯瞰中国人死尸的镜头也是具有耻辱感和双重视角的。艺术表现力薄弱,还口无遮拦胡说八道,搞了许多托,这又何必?再往下去,你说陆川有社会责任感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现在已经不是艺术方面的事而是道德上的事。
不过无论如何《拉贝日记》也不是好片。有个在南京生活过的友人说得好,别看《南京!南京!》名字叫南京,里面根本没拍南京的风土,你把名字换成东京西京都没问题。反倒是《拉贝日记》拍出了南京的风景。古怪的是,导演还是一个在接到拍摄任务前对拉贝一无所知的人,完全是为了拍片才去了解的情况。
我觉得这也只是相对而言。我记得约摸两三年前我看了《非关命运》(Fateless),附的花絮中主创人员大肆批评《辛德勒名单》美化战争,说那片子令人恶心,而《非关命运》才是真正在拍亲历战争的那些人、那些犹太人、那些苦难者。这部片子以及那些言论给我留下很特别的印象。可以这么说,《拉贝日记》是一部趋近《辛德勒名单》的影片(我这么说不是因为宣传语),而《南京!南京!》是另一种《辛德勒名单》,和《非关命运》比起来这三部片子都太差。所以争论《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哪部更好没有太大意义,这么多人突然扎堆拍南京大屠杀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按逻辑来说有本国人担任重要角色(比如导演)的影片容易从当局者视角拍出新鲜的东西,比如前几年的《天堂此时》(Paradise Now)就有点意思。我们恰好没有这样一个既能感他人之感又能反思的人来拍我们的特殊故事,敏感话题依然敏感,某些人企图用“崭新的视角”来看历史,还不小心陷入了道德困境。我看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都不可能出现像《风吹稻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这样优秀的战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