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MHP @ DADA

九间
MHP

4-29 DADA,未来城市之光——马海平新专辑《折叠痕迹》发布派对

4月29日我去看了在DADA的未来城市之光——马海平新专辑《折叠痕迹》发布派对,这算巡演前的“公测”吧,效果很好,很High。马老师和好朋友Jackie坐阵,带Band果然更丰满。没这些乐手的话有些曲目不好表现。虽然DADA这个抖腿的地方太黑,小号手什么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有人打闪光灯了才看清站位,有点怪怪的。而且《未来主义宣言》的朗诵部分变成一个浮夸的报幕开头,有一点点好笑。庆功蛋糕么是浮夸又粉嫩。

MHP

DADA门口的烧烤还可以(跑题)。好的,真的是良心Techno啊。上海最好的Techno,所谓“Techno之子”。用心准备的,错过可惜(主要是专辑太好听,现场要飞起来)。可惜发布派对只有短短半小时。但此后连续因时间原因错过5月20日岳璇Entrance & Exports混音现场上海站(马老师有去,合作了我非常喜欢的《秋》)、马海平《折叠痕迹》新专辑巡演上海站,也是没谁了。


以下补充(不是凑字数)此前给今年五/六月号《大都市 Numéro》(59 Light)做的MHP专访:追求简朴的未来主义中未刊登的一些小花絮。


马老师说:“2002年我还在做摇滚乐的时候去北京迷笛音乐节演出过。不收门票,2天来了3000人。门口都是烤馒头和打口碟,烤馒头不要钱。当时乐队住学校宿舍,上下铺。最搞笑的是床破的,晚上哐当一声,我连人带床板砸到下铺鼓手身上。他没有声音了。我们都觉得这个人不是死了就是晕了,大家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从被子里钻出来问怎么回事。”

不止一个人跟马老师说过他长得像松本润。但马老师并不饭日本圈,并不认识他。


马老师去年在Nightvision Records发了一张《黄昏之光》,“今年他们还问我要,可能还会再发新的。但我今年重心在国内,先把这张唱片做好,明年再做一些新的给老外。”


马老师科考Arkham。Arkham有不少95年左右的小孩,有一次马老师问小孩子Kraftwerk是谁,回答说“不知道,我就是Arkham的粉丝”。


“我觉得现在电音是在养成的阶段。不像后摇已经培养了10年,粉丝超多。”(参考与马老师差不多时候发片的惘闻,网易音乐和豆瓣音乐的收听数、评论数都甩马老师几条马路)


“大福厂牌这些人就比较懂行,给你安排的东西不会太尴尬,有些不懂行的厂牌或者特别小的厂牌能力达不到。”

马老师现在又“想做一些有人声的东西,偏Soul”了。马老师喜欢Underground Resistance这个厂牌,“观念特别激进,音乐特别好听”。


马老师谆谆教诲:做音乐最重要的首先是技术。你要能做出你想要的东西。第二是个性。你要让别人一听就能知道是你做的东西。好的舞曲比如老的底特律,一听就知道是谁做的。这和抽象画一样。波洛克和康定斯基的画都是抽象的,但一下就能分辨。比如像窦唯的音乐,从早期的《黑梦》、后朋克,到后来受英式、4AD的影响,再到变成世界音乐、电子,其实你如果听的量够多,一定知道他在学哪些人,但一听还是他自己的东西。音乐人就要有这种感觉,要做出自己的风格。

想要提高自己的原创水平,就要“多听多做,踏实地做东西。”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