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色·戒》
我们是第一个步入放映厅的,五号厅,小厅。人很少,稀稀拉拉的,任何一阵哭泣声都会影响到旁人。散场后观众很快四散开去,打扫卫生的阿姨也仅是胡乱扫视一下,完全不顾地上硕大的白色垃圾,快速离开压抑的影厅。等我俩看完字幕,这里早已是变成只有我们的私密天地,一如刚来的时候。
小说不及电影精彩。《色·戒》有胭脂气。语言繁琐,在细节上纠缠,就像一块华丽的绸缎。在细部处理上透着稚气,故事还不够轻盈。电影要来得清晰很多、沉稳很多。
电影的节奏感非常好。节奏感是关键要素。《太阳照常升起》就显得急促,令人发晕。最笃定的是有陈冲的那个章节,那个章节成为全片最出彩的部分。姜文回到熟悉的时代就变得游刃有余。而无论魔幻现实主义还是现实魔幻风格,节奏是串联超现实成分的关键。可能导演对剧本过于烂熟于心,可能导演故意设计这么多玄乎的细节。但有些细节看上去毫无新鲜感。比如烫手的石头和在空中飞舞的布。有一拨人会很习惯姜文的路数,但是没有新鲜感的故弄玄虚并不高明。
李安完全不同。李安没有急着把自己的感触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包上糖纸拿出来兜售。《色·戒》的票房必然应该比《太阳照常升起》要好,即便对剧情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床戏被切,一脱衣服就切,观众只能从王佳芝一段插进去抽出来进入身体的话语中了解到易先生的床上功夫及其真实性。不像姜文,李安本人是抽离故事的。他在认认真真讲故事。他是完全读懂小说的,并在忠于小说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拓展。事实是,最让我动情的段落均是李安加出来的,均是小说中本不存在的部分。李安将多少有些混沌的语言梳理得异常清楚,便于观众理解。使整个故事变得丰满起来。我相信把小说中不够刺激的黄段子拓展成三段床戏是完全正确的。据台湾的评论说,易先生躺在王佳芝怀里就像躺在母亲子宫中。我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到这几段意味深长的被切部分。那个砍头的细节也是一个外化。王佳芝恨他。看上去是个爱国的好学生,实际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隐藏内心情感,甚至能做出异常残忍的事。而汉奸易先生很不一样。起初王佳芝并不爱易先生。或者说她经验不丰富,不知道如何才算爱。渐渐的,易先生的直接让她感受到这个黑暗下的男人并不像别人所说的冷血。倒是这群大学生的领导怀着公报私仇的邪恶心理。
无法忘记王佳芝在舞台上的呼喊。那刻,她爱邝裕民。那刻她不是为国呼喊,而是为人呼喊。那刻我两行清泪。无法忘记王佳芝对易先生唱的《天涯歌女》。她一抬手,一转身都那么有情,有爱,欲说,却无法言说。那刻我简直准备号啕大哭。
小说中王佳芝到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这个男人是真爱我的。为了这份爱她献出了自己和同伙们的性命。
真实的情,不用那么花哨,一个“快走”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