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IC巡演 2013(二):撒旦狂想曲、贝壳与僧侣、神女

本篇要讲三部影片:《撒旦狂想曲》、《贝壳与僧侣》、《神女》。

5-16
撒旦狂想曲 / Rapsodia satanica,Nino Oxilia,意大利,1915
演奏:IOKOI、FELL (toktek、Simon Berz)

5-17
贝壳与僧侣 / La coquille et le clergyman,谢尔曼·杜拉克,法国,1927
演奏:FELL (toktek、Simon Berz)

神女 / 吴永刚,中国,1934
演奏:Feldermelder、NHK’Koyxen

本次IOIC展映的《新女性》、《神女》是阮玲玉的代表作之一。《新女性》曾经看过,因时间问题没有看IOIC现场演奏版本,姑且不谈。《神女》这次围观了Feldermelder和NHK’Koyxen的现场演出版本,也算了解到一些些中国默片在外国人眼中的样子,体验很奇特。《神女》这部影片虽是默片,但光看演员嘴形就能想象出他们说的是哪句沪语。影片中小学联欢唱歌的段落更是能直接想到他们唱的是哪首歌曲。这样的影片非常适合用中国民族乐器配乐,锅碗瓢盆的声音,街头孩童嬉笑,阮玲玉的旗袍和走起路来扭动的婀娜身姿,单看画面就已声色俱全。没想到国外电子音乐人用了很飘逸、灵怪的电子氛围来为《神女》配乐,在关键的剧情转折点上都并没有做到强调,在处理影片中与音乐相关的段落时他们以不发出声音或少发出声音来处理,而不能踩在点上。这和去年为《查尔斯顿》配乐时采用电子踢踏舞完美再现音乐反差比较大。演奏的人不同效果当然是不同。但这和外国人不熟悉中国文化也有比较大的关系。他们看《神女》能看到阮玲玉的美,却想象不出影片通过画面传达出来的声音,感受不到那种生动。

《神女》采用了英语字幕,这也是让人感觉文化差异的地方。比如流氓闯入阮玲玉家中,强行要在她家中吃饭。这时候流氓说了句话,目测是类似“咪点小酒”这样的话,英文字幕是“Let us have a little party”。意思上自然是没有错,但用词不同,在对这顿饭规模的理解上差别就出现了,从吃食到持续时间,感受都不相同。默片本身字幕就不多,言简意赅,像这样一点一点累积了一大堆细节缺损,不知会如何影响有文化差异的人来阅读这部影片。此外,中文和英文“体积”也不同,同样的屏幕,能容纳更多汉字,且三言两语可以囊括大量信息。于是,《神女》字幕持续时间明显比欧洲本土默片短,而每页上的英文字幕篇幅都比较长,这应该也是一个阻碍。

最大的阻碍还来自于《神女》本身。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神女》是一部编剧很差的影片。整个剧情走向能从头猜到尾,简直可以一边看一边播报下节内容,连最后的结尾都完全在意料之中。无助的单亲母亲一定逃不出流氓魔爪,最后可以称得上是喜剧的安排必定是由名誉很好、并且富有同情心的校长来领养单亲妈妈年幼无人照料的儿子。可以用道德很规范、内容了无新意来形容。导演甚至在一开始就自己用字幕表白了影片主旨,和政治正确的命题作文无差。

除了阮玲玉之外,其他人物都比较单薄,性格单一,剧情简单。恶霸一出来就知道是恶霸,小市民一现身就知道是小市民。恶霸就从头恶到底,没有任何内心波动,完全是非人类状态。

如果从技术层面上讲,当然是更加糟糕。展现上海夜景的同一个镜头反复使用至少六七次,一到夜晚就使用,完全是制作粗劣的电视剧做法。在20年代的许多德国默片中就已经看不到此类没有创意的镜头运用。

即便这样,《神女》依然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其一就是它再现了上海的风土。在很程式化的剧情里,从人们的言谈、穿着、摆设和布景都可以看出这是上海。阮玲玉给儿子挑选的小礼物,旗袍样式,小孩的书包,家里吃的小菜,都一点也不做作。这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所应该体现出来的特点:并非鞭挞社会黑暗,而是展现风土。虽然技术上没有太多优势,导演依然展现了一个上海出来,一个不需要字幕即可完整理解、颇感亲切的上海。

其二,影片最大亮点就是阮玲玉。阮玲玉具有让毫无新意的剧本变得容光焕发的能力。她几个表情就让我落下泪来。剧本虽然没有很特别,但经她演绎之后变得真实可信。她具有让观众入戏的能力,一个人就能撑起整部影片。无论文化差异多大,理解上有再大偏差,她的魅力跨越文化,无法阻挡。

两部阮玲玉的影片是本次IOIC展映上最写实的影片。除了之前提到过的4部实验性质的美国默片,法国超现实主义知名女导演谢尔曼·杜拉克(Germaine Dulac)的《贝壳与僧侣》同样极具实验性质。用了大量实验性质的拍摄手法和刻意戏剧化的布景、人物行为和表情设计,来表现牧师迷恋他人之妻后的嫉妒、焦躁、复杂的内心世界。相比梅雅·黛伦两部影片《午后的迷惘》和《在陆地上》而言,1927年的《贝壳与僧侣》更易于理解。拧情敌的脖子、悲痛地看着心上人和情敌步入席,欲脱去衣服,黑袍反而变得更长。情敌撕碎扭曲的脸,恨不得直接扑向女神。剧情本身是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剧,牧师的身份多了一层宗教意味,但更着力于刻画为爱抓狂的内心(兽性,性欲旺盛),而不是从宗教批判之类的角度出发。或许因为要表现的内容本身并不如梅雅·黛伦两部影片抽象,所以虽然用了符号化的表现手法,各种梦境和暗示,基于心理学的那套东西,但阅读起来条理清晰,感官也佳。这里更要感谢FELL超赞的现场演奏。有没有鼓,很不一样。

《撒旦狂想曲》同样是由FELL演奏,IOKOI女声配合。一个浮士德故事。老年妇女从魔鬼手里换回青春,却安于享乐,面对真爱熟视无睹,英俊青年为她而自杀身亡后方才追悔莫及,却已无法改变事实,注定是一场空梦,回到现实之中。目前看到的版本经过着色修复,倒是契合梦幻效果。尤其是重点为女主角的几套服装进行了着色,让这些充分体现了放荡的异域风情焕发出少许艳丽一点的红色。披肩和纱巾的应用非常到位,令人称奇,既能表现出造作、装腔作势,又能表现出羞涩、慌乱,还能表现出纯洁、坦荡。从室外取景到室内布景,再到构图、情节,无不是浪漫主义色彩浓重。用一系列夸张的表现手法突出女主角的浮躁。还能看到鲜花、花园等常见的寓意青春和纵欲的意象。旧瓶新酒,跌宕起伏。一女二男的追逐;一男规劝女主去见一见楼下等着掏心掏肺的痴男,一来一去,演绎得很有张力;女主在痴男去世后的失魂落魄和几度扯拉丝巾的大特写,无需台词,情意自现,是用外部事物表现内心波动的优秀示范。可以说,《撒旦狂想曲》是本次IOIC默片巡演上我最喜欢的一部。FELL也是最喜欢的音乐人。去年看了Simon Berz的演出后就万分期待能再看一次。到了今年,看Simon Berz的兴趣已经超过了看电影。

剧照出处: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