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IC今年重返上海,在Wooden Box Cafe和On Stage献上女性主题默片+配乐巡演。巡演整容大致与去年相似,IOIC最早的合作者之一Simon Berz组了新乐队FELL,Bit-Tuner、IOKOI等都是去年的老阵容。地点新增Wooden Box Cafe,有些小,但挺舒适。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因主题选择而起。和去年的科幻题材比起来,女性题材可选的影片范围要小一些,整体影片质量也要弱一些,一句话,这个题材不容易选。
本篇首先要讲到的是4部美国影片,《午后的迷惘》、《在陆地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罪恶之地》。
5-16
午后的迷惘 / Meshes of the Afternoon,梅雅·黛伦,美国,1943
在陆地上 / At Land,梅雅·黛伦,美国,1944
演奏:IOKOI
5-17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 Alice in Wonderland,W. W. Young,美国,1915
演奏:IOKOI、Bit-Tuner
罪恶之地 / Lot in Sodom,James Sibley Watson & Melville Webber,美国,1933
演奏:DADA
去年IOIC科幻主题巡演时,个别影片,比如《杜普博士的疯狂》(1915),绝大部分影片基本都限定在20年代。但女性主题真的比较难选,就这4部美国影片的时间跨度就从1915年到1944年不等。近30年的跨度,对电影来说,已经可以起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间最早的一部是1915年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人物服装和布景都很粗糙,头套做得都很夸张,尽可能做到有想象力。剪辑很朴实。摄影方面定焦是最常用的,大部分时候就是摆定镜头,看着演员在镜头前规规矩矩地走来走去。表现柴郡猫忽闪忽闪效果的时候稍微用了一点点剪辑技巧,但也就这样而已。其摄制水平和拍摄上的想象力与同年法国出品的《杜普博士的疯狂》相去甚远。最后大审判处理得毫无气势。开头有一部分没看到,就看到的大半部分来说,基本上照着原著来拍,特别冗长的对话段落做了删节。在忠于原著方面比2010年蒂姆·波顿3D版《爱丽丝梦游仙境》做得更好。1915年时能拍到这种水平已经算很用心了。但和后来杨·史云梅耶版本的《爱丽丝》完全无法比拟。无论想象力还是编剧。
《罪恶之地》展开了宛若索多玛城的性幻想。各种事物无一没有性暗示,从火焰到西番莲。在毁灭罪恶之地时,同一部影片里,火焰还同时出现第二种寓意。整部影片充斥着俊美男子的脸庞和身体,用大量梦幻般的摄影效果营造氛围,弱化剧情,是一部实验性很强的作品。
梅雅·黛伦(Maya Deren)自编自导自演的《午后的迷惘》(与丈夫联合导演)和《在陆地上》比上述3部影片都要出色得多。《在陆地上》中,她在餐桌和野外爬动时迷人的曲线,奇妙的摄影和成功推动剧情发展的出色剪辑都无法不令人印象深刻。海边下棋时不断以同样的动作丢掉的棋子,跌落崖边,还有不断的攀爬,在海边不断捡起石头又不断落下,在无尽的野地不停地走……在陆地上,所有行为都没有止尽。她真的很敢想。
在《午后的迷惘》中,梦境不断交替,当你以为下一个轮回是现实时,它又一次成为梦境。当几个没有男人的臆想空间互相穿插,互文,新的视角从前一个视角展开的中途插入,时空交错,并且几位同一个人可以互相看到彼此,就像是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件事情。最终在有男人出现的“现实”中获得对应参照时,现实的步伐并未继续下去,一个可以假定出现的结局被另一个直接拒绝沟通、女子在男子进门后已经死亡的结局代替。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假设的结尾。梅雅·黛伦非常明白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真实。虚构与现实一线之间。可以反过来将像梦境一样阻断时间空间贯穿在一起的无男人时空看作是真实——有梦就必定有人在做梦,那此人就是真实的存在;然后将有男人出现的几个时空看作是梦想者假想的可能出现的真实。或者说,还可以看作是,男人步入屋内并和女子发生接触是导致梦想者做梦的前因,死亡结局为结果。片中有许多意象,可以用许多现代手段去解构。观者还可以选择更放松一些,就当时一次进入一名女子脑海中那个真实世界的神奇体验。接受她所有怪诞的想法,恐惧,不安,好奇。这种体验是很难得的。那可是40年代。由女子自编自导,完全以女性角度拍摄的女性题材影片并不多见。拍得好的更少。
演出方面,最出色的是FELL。但他们并没为这几部美国影片配乐,而是选择了叙事性更强的几部影片。这将在下篇中提到。为这几部美国影片配乐的音乐人中,IOKOI和DADA水平相差不是太大。DADA配的是《罪恶之地》。但片子本身的飘忽使得配乐略有些难度,DADA还不能做到用音乐协助观众进入影片。IOKOI用女声一个人来演绎梅雅·黛伦几乎一个人撑起的女性视角影片(如果忽视男主角,梅雅·黛伦的丈夫的话)好像还蛮呼应。但是梅雅·黛伦的无限循环和挣扎是那种无声的呐喊,女声不一定合适。《午后的迷惘》中,站在窗前看别人走远,没喊出来。有人靠近,没喊出来。从楼梯跌落,从高处几乎摔下,也没喊出来。至死都没喊出来。快步追一个慢步走的人,那人一直在同一个拐角迟迟走不远,而追的人却怎么也追不上,通过剪辑和镜头就成功表现出了无力挣扎。没有喊出来反而显得更贴切,有些影片更适合无声。梅雅·黛伦真的把当时的16毫米发挥到了极致。
和他们比起来,我更喜欢Bit-Tuner。现场有售卖Bit-Tuner的CD。本来正好在纠结要不要在Bandcamp上购买他的数字版本EP。有碟卖真是大喜。
剧照出自http://binnorie.tumblr.com/post/1103971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