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age @ YYT

1-9 YYT 22:00-23:00 暖场 Round Eye 23:00-00:00 Iceage

去年年初盘点90后音乐人的时候我为了音乐多样性,曾在全文最后提到过Iceage,当时他们去年那张新专辑《Plowing Into the Field of Love》尚未发行。过了一年多,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还是坚持当时的观点,那就是Iceage“并未见得多么出色,但也算是比较少有的后起之秀”。注意,是“少有”。我认为Iceage模仿和企图复制的风格已经绝种了,或者说在新生代里面已经不流行,这种稀缺叠加上人们对老派音乐的怀念,让全方位不过是在Cosplay的Iceage可以获得如此虚高的口碑。或许你能反驳我,那太棒了,请赶紧摆出一个出色的同类年轻乐队来,我很想认识一下。

怎么说呢,虽然Iceage在RYM上挂着Post-punk的帽子,但你们都知道Post-punk也是很多类的,巡演介绍里说的什么“Gang of Four和Joy Division的结合”那就是胡扯。这也很好理解,巡演介绍总是要贴金的,毕竟是广告语。但并不是所有男低音都是相似的。Iceage主唱Elias Bender Rønnenfelt和Ian Curtis的差异那么巨大,怎么能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说Iceage这位主唱模仿Nick Cave早期的唱歌方式明显更准确。Icage企图重回后朋早年不清不爽、脏兮兮、简单粗暴但是直接有力的音乐,还不是标准后朋,更朋克一点,也是东弄一点西弄一点,比较混杂的,吉他里面还有点布鲁斯。然后你可以叫No wave。叫了No wave以后,这位主唱唱歌真的是没有调子的。完全没有。还有那种痰在喉咙口冒泡泡的声音。他有着很迷离的眼神,衣冠不整供大家拉扯的姿态,没有一秒钟是站直的,拉拉裤子,从第一首歌开始就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往下跳,却又不真的跳,右手无名指戴着戒指在舞台上和大家玩欲罢还休。结果现场效果比精心制作过的专辑还要难听。

听这种现场比较准确的做法就是单纯冲着脸去看人摸人,或者寻乐POGO一番。看脸是光明正大的事,不需要为之羞涩。如果你说你不是看脸的,就是纯粹喜欢找不到调子的唱歌方式,那你还蛮特别的。我认为早年音乐人们玩粗糙其实是有历史背景的,情况和现在不一样。随着科技发展,有了一些新鲜的高科技手段诞生,这其中包括超八手提摄影机的诞生让老百姓可以随拍,还有录音技术的普及等等。很多技术大家都不会,都是从零学起,而且那时候很多设备本身就做得粗糙,那出来的结果肯定也会相对粗糙。人人都可以自己搞搞创作之后也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对文化创作集权有所反抗。什么人都出来搞着玩,都出来反抗这反抗那。那个时候要反抗的东西好像还挺多,不像现在这么温吞水。现在人人都出来录歌曲、拍照、写文章,太便捷了,太普遍了,大量的创作是没啥观点的,就是随便按一下,按一下,再按一下,一点小情绪。以前一个技术上可能有点问题、个别成员水平很堪忧的乐队,他可能很激进,他敢作敢当,他们有观点。然后发展到现在就是学习他们的样子,显得自己很酷炫,但是亮不出观点。

观点一定是很重要的,你要代表年轻人的心声,你的东西要有内容,你本身要有价值,至少你要很特别。就是说得实际一点,不特别的音乐、没有创新的音乐难以被记住,无论你是以挣钱为目的搞搞流行音乐还是真的想当音乐界大师。

什么都不会也不要紧,对偶像歌手的需求量总是很大的。不过举手投足间要如何散发出魅力也是很讲究的事。何况偶像易老青春易逝。

至于暖场Round Eye,进得有点晚,并没有听全。有那么两首还行,其他的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