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巴黎伦敦落魄记》、《缅甸岁月》:从巴黎伦敦到缅甸

九间

巴黎伦敦落魄记 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3)
胡仁鹏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缅甸岁月 Burmese Days (1934)
李锋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英]乔治·奥威尔 George Orwell

描绘切身经历的《巴黎伦敦落魄记》是奥威尔独立出版发行的第一部作品,真正的处女作。本着小说是虚构的这一常规准则,纪实成分远远大于虚构成分的《巴黎伦敦落魄记》属于纪实文学。一般认为这部作品基本情节均是真实的。而《缅甸岁月》虽然同样基于奥威尔的亲身经历,但一般认为虚构成分大于纪实成分,故是一部基于作者经历改编的小说,即奥威尔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算是奥威尔作为小说家的“长篇小说处女作”。

但本着小说艺术无边界原则,比较虚构成分所占比例完全无意义。有一点很明确的是,《巴黎伦敦落魄记》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风格类似新闻报道、随笔一类。而《缅甸岁月》完全是拿腔捏调的古典小说架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者感情投入的多寡。

先谈《缅甸岁月》。看完《缅甸岁月》后我不想谈它。这部小说是带缅甸风情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小说,19世纪传统无法被洗刷掉。一个20世纪讲究人权和平等的先进青年,骨子里传承了源自狄更斯的文学传统,末了发扬一下歌德早期为爱而死,视爱情为一切的纯真浪漫主义传统。小说采用了最常见的叙事结构,写作手法乏善可陈。不外乎一开头冗长的外部描述,包括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繁琐而细致入微。过半了故事都没铺展得当。收尾疾速,可以说有些仓促。就像晚间儿女情长国事家事了结不了的电视剧大结局往往囊括许多重要信息一样,大结局前一集还很笃定,最后一集就突然摆脱了细致描写,转入第三方简述。仿佛写作者本人也不愿再在这个故事里纠缠下去。

据说这部小说当年出版颇费周折。想来是必定的。上世纪20年代是意识流小说发展高潮,在奥威尔这边丝毫不受影响。不仅不受意识流影响,奥威尔的这部小说看上去不受任何现代派的影响,直接根植于更传统的英国小说土壤里。就像英国的绅士俱乐部一样难有大变化。

不过从小说里也能依稀窥视到一些作者日后的发展轨迹。奥威尔借弗洛里这个人物展现出对贫穷弱势阶级的天生好感,对腐朽的统治阶级有抵触,有着生来的无产主 义精神。(对的,就是如此套话。)万分遗憾的是,人物塑造过于脸谱化和单一化,弗洛里与普通白人老爷的不同被一块脸部胎记表面化、具象化。同情、亲近缅甸人的恰恰是这么一个在英国受人嘲笑的可怜虫。此人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有许多优点,但归根结底是个看不见未来的人。无论爱情上还是工作上。

因为是奥威尔,我们得提到政治。弗洛里对政治了解得不多,不过有了人道主义精神萌芽。作品并未被赋予更多内涵。虽然那是很敏感的时期。想来去巴塞罗那之前和之后的奥威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即便是从西班牙回来之后的《上来透口气》(Coming Up For Air,1939)也谈不上优秀。揭示中产阶级腐朽或者个人与虚无相遇的艺术作品不少,《上来透口气》既没做到够劲道的绝望,也没做到够辛辣的讽刺。奥威尔的早期小说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经历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位作家是如何成熟起来的。

我大胆推测,如果不是奥威尔写出了日后的某些佳作,他的一些早期小说今天应该已经没人会去读了。真的是没有很大必要去读。

相比较《缅甸岁月》,《巴黎伦敦落魄记》要好上不少。作为非虚构作品,奥威尔的笔触反倒轻松了起来,感觉写的时候没那么紧张了。把底层生活描绘得丝丝入 扣。无论是刷盘子还是排队等救济,这些毫不掩饰的描写非常吸引人。你看不到对贫穷的厌恶,也看不到绝望。基本只有一个想法:赶快弄到钱买面包。单纯至极。 作者还讨论了一番豪华酒店存在多么无意义之类的话题。很有意思。其实他不说读者也能感觉到。谁会想过非人的日子呢?但是如何摆脱非人的日子又是那么不容 易。贫穷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表面上的让肚子挨饿,导致体力衰退,生活质量下降;而是贫穷能实现对精神的全面摧毁。我看的书不多,目前为止,感觉上能把贫穷写 得如此真实的人只有奥威尔。

奥威尔在诸如做个流浪汉、参加一次差点让自己丧命的战争这样的经历中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立场。从一开始奥威尔就注定会写出比《缅甸岁月》好得多的作品。

简述的收尾。如果你准备好了突破一切世俗去闯荡一番,旅途上不妨带一本《巴黎伦敦落魄记》。奥威尔就是标杆,肯定会给你勇气的。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