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罪与罚》:复杂

九间_

虽说是个简单的故事,涉及的人物,场所都不多,但是很有力量。有惊险的地方——当然,现在许多人看来只死两个人的案子又是如此简单的情节算不上刺激。托斯妥耶夫斯基妙处在于死死盯住斯托克尔尼科夫不放,心里描写和人物刻画极其到位,那种自认为可以承受实际上痛苦不堪的状态那么真实。要命的是我也有那么一点倾向。哪个年轻人不是志向高远,容易犯错误的呢?

斯托克尔尼科夫是个狂想家,偏执狂,人种论支持者,悲观主义者,同时有着良知和一点孩子气。这种内在构成他的偏执作风,整天胡想的习惯,不乐于与人交往,对待爱护自己的人有时候也有叛逆做法,感觉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无时不刻在追求着孤独,渴望着孤独。一个自认为高高在上的人,一个自认为是未来的拿破仑的人,懂得自己必然是孤独无依靠的,必定是和社会有格格不入之处的,从而他为自己的犯罪找到了可以实行而又不受良心谴责的借口。这个借口的建立含糊其词,仿佛伪装了背后的金钱的问题,他自己也十分困惑。当然,这如果仅仅是钱财的问题倒容易解决了,也不劳我们的托斯妥耶夫斯基那么辛苦地为读者呈现彼得堡这桩普通案件。在作案事实一开始就十分明了的情况下,动机或者说是对于个人精神层面寻求支柱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实,从一开始他关心老妇人的钥匙起,那种歹念就为读者猜到。不过是不愿承认罢了。一直到最后,事情越来越戏剧化和带有倾向性时,我仍然不愿意他接受一个苦难的事实。虽然明知道这是最后的路了,但是对他的偏爱持续不断而且愈来愈重,直至最后的伤心落泪悲痛欲绝。可看到新生该是高兴的时候啊!

还记得于连。一个向往拿破仑时代的人。同样的年轻和俊美甚至有一点病态的柔弱。走的路子却是完全不同。于连最后的杀人有冲动的成分,案件的清晰明了和众人的怜爱充斥,致死的下场可以说是司法的不公正。斯托克尔尼科夫是蓄谋已久的,直到最后才正大光明地承认,但同样表现出视死如归的态度。这是一个更加有心计的人,更加执著以至于迅速自毁前程的人。快的让人难以想象。其实直到他自首的时候听说心头大患自杀时,仍然摆出那份旁观的态度并下意识地接受这个利好消息,这个可以继续逃亡的机会。往往是这样的,突然改变立场的人不是很容易立即向世人承认。即使方才他还亲吻大地。最后那个最有力的力量来自对上帝的信仰。他是无神论,但那个虔诚的女孩给了他力量。当他拿起宗教的时候,说是对自己的彻底失望,对自己坚信的哲学的动摇也好,不能忽略对她的爱慕。这是用很长的时间建立的爱慕,起先没有被自己发现的爱慕。他一直喜欢这样的女子,妹妹,已故的未婚妻也是同样。在自首前掏出未婚妻生前的照片时,那种感觉。她的死是个触动吧?家人的变故也是触动,在贫穷和所期待的都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他做出了耸人听闻的事。作者在这里批评了没有任何依据的空洞理论,宣扬了宗教给人带来的平静宁合。我认为更不如说是对脱离现实的批判和对生活的赞美。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是可以仅仅以理想为依据的。不切身体会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为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领黄执照在这里可以是很高尚的行为。无论是宗教的支承还是什么。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打一开始。

但是对于不幸的男主人公作者也是关爱的,我推想。或许他只是许许多多个典型中的一个,也被公认为并不是最有力的典型。有人认为《罪与罚》可以当作一般的惊险小说来读的,没有《马拉佐夫兄弟》来得好。没有看过后者,但就前者而言,年轻人看的时候,(尤其是胸怀大志的人,过于理想主义的人)仅仅感到有趣不多加思考就太浪费了。

事实上,小说不经意间带动你思考。主人公的有一点神经质的气质,和旁人的猜疑其发疯相互交错。几次争锋相对地涉及诸多让人感兴趣的问题,也让我对自己有个重新认识。

首先是偏执狂。对偏执狂是有莫名的认同的。拿破仑固然是个偏执狂,希特勒也是。斯克托尔尼科夫同样是。偏执狂有的时候被认为是缔造伟人的先决条件。没有那么一点坚持哪里来光辉的未来?偏执的结果却大多是悲哀的下场,太多的不被认同容易造成性格上的缺陷,有些就做出过分的事来了,给旁人带来太多的痛苦。可以说,这样一群人有时候是让人难以容忍的。他们为了那个理想,或许忽略了周围关心他们的人,或者向主人公一样,爱并且恨。爱,也可以用不爱的形式表现。(找宽容的朋友!不然如何度日!)有时候,偏执的人过于忠于什么,如果这个东西略有偏差,带给他的就可能是巨大的偏差。

偏执,我不久前却还很高兴地歌颂着。歌颂它的革新精神,歌颂他创造出的天才和那些人类的经典。被接受的偏执狂就等同于伟人。

这里提到斯克托尔尼科夫把人分为两种的概念。普通的人和高人一等的人。这里容易想到尼采的超人哲学,以及歪曲者希特勒。尼采认为即使那些优秀的人也是用来为超人的出现作铺垫的。对于人的分类我不敢苟同,更相信尼采的意思是指明了人努力的;一个可行的方向,(这的确是个诱人的口号,虽然有一些挫败感)这种 “超人”有别于我们通常对超人的解释。当然,尼采对于血缘的态度不足一提。关于此,有很多人已有判断,说得都比我好。读者可以自己涉猎一下。记得尼采晚年读到托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不出意外的评价很高。斯克托尔尼科夫其实没有理解这之中的精髓,只是自认为很有学识,(他的确很有学识)应该在社会上大展宏图一番,而不是衣食无着,靠母亲的养老金过活。清高啊。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固然没错,相信自己会成功也没有错,加上刻苦读书,这些仿佛都是现在的教育界提倡的,有些是国外提倡的,有些是国内。错难以解释。但是他在这种强大的具有挑战性的未来面前迷失了现在。没有找到自己现在的根基所在,而是企图通过一些“ 微不足道”的小牺牲来达到直接通向未来的目的。虽然有预见,但是当看到他真的采取了行动,而且努力掩饰自己的胆怯的时候,我还是感到不可思议。这种不可思议有点像看到清华学生伤熊一样。有良知的人也可以被盲目的未来搞得晕头转向,还是学法学的人,对司法机关的混乱深恶痛绝的人。就一定要以身试法么?没有想过革命者的“杀人”是需要特定背景和广泛支持的?你以为自己这点小伎俩就一定可以顺利么?

克斯托尔尼科夫认为那些慌乱的罪犯都是没有估计好就匆匆下手,然后发生一段时期的思想空白,在最关键的犯案后的调查期间仍不可救药地更加长时期地慌张,以至于自己暴露了自己。自己不会像他们一样,而是会有条不紊地。事实是,他必须承认,越是到后期,自己就越疑神疑鬼,起初的马脚别人没有注意,但是一旦多了便不好收拾了。想来,他应该去学学心理学,这会对他有好处的,或许就不会如此草率了。还是太自大的缘故。即使是有资格自大的人。

接下来是狂想。他的狂想,那个异常丰富的头脑直接把他自己烧毁了。每天独自睡着,不停地幻想自己的将来,不知道对这种行为报以何种态度。算不算白日做梦?还是年轻人特有的思维活跃?诞生未来了不起人物的必经阶段?谁知道!宗旨是对那些脱离现实的人的一种折射罢了!幻想也是我的爱好之一,有危险性的爱好。一切取决于向这些事的当事人自己会不会落于行动,或者是自己有没有反省的过程。他太少交流了。要知道,没有交流的人生,等同于死亡。他自己选择的。开上去完美无缺的理论与到现实总会打折扣的,他的实际的却有天才的成分,但漏洞也是完美的,从他自己哪里出现的,这不是计划上的失误,共夺得是自己心灵上的承受不了。

引出重压下的人如何面对生活的问题。这大概不是本书主要的讨论点,而是促成时间的一个背景和诸多问题产生的前提。就是因为太多的混乱和不可思议才促成了当时众多的思潮和被引入歧途的年轻人。可以看到作者对他们是有同情心的,同时也是纷繁对他们的一些行为,不过更加厌恶那些道茂盎然的人。其间各种讽刺和鄙视无一不用尽。对于那个自杀这倒是有些许悲凉中的默认。他可以算作是迷茫的年轻人的未来。从他和主人公初次见面就可以看出来。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