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量写得轻松愉快一些。而且不剧透。
标题加上“或许”,因为这部影片1986年上映至今,一直有很大争议。IMDB仅6.7分,metacritic媒体评分5.5,一部分人认为影片放大了卡拉瓦乔的同性恋属性,使得片子过于猎奇。一部分人又非常喜欢。个人认为即将在上海电影节放映的《卡拉瓦乔》必看:
1. 如没记错,这是上海的电影院第一次放映贾曼(Derek jarman)的电影。虽然贾曼是英国上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但拍太多限制级片子,国内上映有些困难。不过台湾、香港等地都是展映过的。
2. 上海电影节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每年都会放一些新鲜的同志影片,并且一刀不剪(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每年都在看),但同志老片很罕见。
3. 对喜欢这部片子的朋友们来说,这次是全新修复,大银幕呈现贾曼艺术品级画面。全力追求卡拉瓦乔原画效果的画质,拿到柏林银熊也是因为视觉效果。
4. 对从没看过贾曼电影的人来说,你们的机会来了。我看过贾曼几乎所有影片,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他剧情性最强的少数几部影片之一,如果这部抗不下来,那可能没办法去看《花园》、《天使的对话》之类更诗意的影片。
5. 明星云集。你们最喜欢的女神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的长片处女作。她是贾曼的红颜知己,从此片开始包办贾曼所有长片的女主角,直至贾曼去世。
除了美艳(海报)时期的Dexter Fletcher,肖恩·宾(Sean Bean)叔也曾有年轻卖肉的岁月啊。
此外还有贾曼用过多次的Spencer Leigh。此片也是Simon Fisher Turner第一次为贾曼创作配乐。Simon曾经是偶像明星,后来成长为电影配乐大师,给他那个第一次机会的人就是贾曼(补充一个Simon在上海时自己说的八卦。他们的相识是这样的,有一天贾曼看到了正在开卡车的卡车司机Simon,然后就上去搭讪。这难道不是看的颜值?)。《卡拉瓦乔》也是贾曼公开艾滋之前的最后一部电影。
6. 这是最好的卡拉瓦乔传记片。
这一点很重要。让我们先抛开纪录片不谈,仅在剧情片范畴内,在我目前的认知范围内,这部影片是最好的卡拉瓦乔传记片,也是最好的画家传记电影。
这是一部罕见的在画家与作品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电影。大部分画家传记剧情片将精力放在画家人生经历之上,能拍出画家的情绪波动和转折点(突然灵感掉下来的那个闪光时刻)就已经很不错了。作品是游离于影片之外的,忽然就画好了,没有任何中间过程。很多人觉得画家就是全靠天赋,坐着等灵感掉下来,这些影片让人觉得确实如此。他们的生活和经历全然是神秘的,就像一群怪人。看完这样的传记片除了掌握到一些八卦趣事——十有八九还是被夸大过的,并不能学到更多。
贾曼避免了这种情况。他做了一件有点反常的事。他利用自己当过画家和话剧舞台设计的经验,全程棚拍,现实场景也模仿卡拉瓦乔画中强光投影、黑暗背景的布景,模糊画作和现实的界限,显得更像舞台剧。甚至可以看到演员在黑色隔板之间穿过,这是反现实的场景。
你可以看到卡拉瓦乔和同性爱人的情感纠葛,以及他又一次接到一个任务的时候如何到他这些属于下层社会的朋友中拉壮丁摆造型,当他的模特。也就是说,卡拉瓦乔名画中的人物是以真实演绎的形式出现的,从头贯彻到尾。卡拉瓦乔在美如画的现实和逼真的画作中同时存在。
片子用了不小的篇幅来展现卡拉瓦乔这一当导演的活儿。在提笔之余,他很多时间就是个导演,和手下的群众演员们交流、安排任务,然后让他们化妆一下去扮演一个神话故事中的角色。一如帕索里尼在影片《软乳酪》(La Ricotta,1963,《Ro.Go.Pa.G.》的一段)中所表现的那样。导演让群众演员摆好造型,拍摄宗教题材,还要求一动不动,摆到最完美的时候用摄像机记录下一切。
很有意思的是,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隐秘的知识》中用了一个章节来说明为什么卡拉瓦乔其实是名导演。不过他当然是为了配合他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卡拉瓦乔是使用光学设备进行绘画的大师,“我认为卡拉瓦乔是最善于利用光学器材的艺术家,他仿佛是在用照相机画画”。卡拉瓦乔设计场景和服装,让群众模特摆出合适的表情,然后使用光学设备将影像投射到画布上再进行绘制,有时候一幅画需要多次投影摆画。卡拉瓦乔的绘画逼真得像照片,颠覆了之前的绘画,让无数画家趋之若鹜,他树立起来的标准统治西方绘画主流地位至少200多年。
即便是发现大师耍了手段,大卫·霍克尼也不得不承认卡拉瓦乔是暗室摆拍大师。注意光源设置,自带滤镜效果,这和在摄影棚拍大片的摄影师亦有相通之处。贾曼的拍摄方式正好契合卡拉瓦乔的绘画特质,你也可以说契合人物特质和时代特色。卡拉瓦乔这一生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在暗室里画画,你们看到他的传世之作,也就看到了他的爱人和朋友,他的一生。他如何从默默无闻到被全欧洲追捧,作为一名同性恋,如何在那个时代挣扎。
卡拉瓦乔是贾曼最喜欢的画家之一,贾曼用或许只有画家才懂的方式拍了一部颠覆性的电影。这是一位当代视觉艺术家(从抽象画画家到舞台设计师,再到电影导演,贾曼的媒介有些多)对16世纪视觉艺术家(卡拉瓦乔的媒介是油画)的隔空示爱(不过这份喜爱也要考虑到贾曼对同性恋主题格外感兴趣。诸如莱昂纳多·达·芬奇作画的时候把宠爱的小男生放在腿上之类的事情他就格外关注)。
片中几乎涉及了所有卡拉瓦乔重要画作,贾曼的朋友Christopher Hobbs用了3周时间复刻了片中用到的10幅作品。小画幅的像《美杜莎》(Medusa)比较简单,《圣马太殉教》(The Martyrdom of St Matthew)那种就比较复杂,参照X光照效果,复刻了第一版。整个过程中Hobbs得到贾曼不少帮助。
你看到的鲜活是真正的鲜活。他们不满意意大利各种博物馆里对卡拉瓦乔作品的管理和保护,认为经历岁月洗礼,部分作品颜色已经偏掉,他们全部重新调色,重新设计。我跑到意大利看过一些卡拉瓦乔画作真迹,有些画作的颜色确实令人惊讶。色彩是贾曼和他的朋友们花了特别大的精力来呈现的。这是网上找来的剧照和偏色的图片无法传达出来的,而你将有机会在电影院见证这一活着的奇迹。
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017年6月17日至26日举办
所有剧照来自豆瓣,卡拉瓦乔画作来自wiki,其余我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