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British Sea Power
专辑:Do You Like Rock Music?
风格:Brit-pop
发行时间:2008.02
刊于2008年6月《通俗歌曲·摇滚》
前言
这张专辑袁智聪和陈德政这两位高人果然都有写。个人以为这回袁老师写得比pulp好,感觉完全对头,所有观点我都完全赞同,简直想把袁老师的评论抄写一遍。(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过貌似pulp更喜欢BSP一点?感觉Pulp对BSP上张专辑的评论更好一点。
你爱摇滚乐么?
你喜欢摇滚乐么?
什么是摇滚乐?眼下的光鲜享受不尽,过往的纷争还在眼前。当摇滚乐风格越分越细,旁支越来越庞杂,你该如何选择?如何读懂摇滚乐?为什么喜欢摇滚乐?我们到底出于什么目的死抱着摇滚乐不放?摇滚乐是救赎,还是毁灭,是毒品,还是良药?摇滚乐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又剥夺了我们什么?
关于摇滚乐的讨论显得有些过时。这边的“Rock Music”仿佛应该换成更时髦的“Indie Music”。你如果跑出去说“我喜欢摇滚乐”并不显得有多么特立独行。满街的港台流行歌手都在用摇滚元素,莫文蔚、S.H.E.也摇滚过。摇滚这个菜园子除了供着神一样的乐队,更多的是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非技术问题,非原则问题,健忘且不认祖的少年,一拨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青年。摇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小,谁都不知道摇滚的出路在哪里。是的,你为什么喜欢摇滚乐?
British Sea Power(以下简称BSP)给出的答案是,该问题无解。完全出于动物性的下意识感觉。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
BSP用一张专辑整整12首歌来启发听众感受这个问题(注意,不是回答问题)。专辑封面是个十字,暖色基调,乐队名、专辑名规规矩矩一打。单看封面真摸不透他们搞什么鬼,无法预测专辑风格。BSP一直如此高深莫测。上张专辑《Open Season》蓝底封面上一只白熊的侧面剪影,仿佛某电影节的最佳配乐选集。而第一张专辑《The Decline of British Sea Power》单调的黄色封面和古典乐惯常封面没什么区别。但从上张专辑的聆听经验来看,BSP势必延续突破自我风格的路线,让听众每次按下播放键都无法确定会听到怎样的音乐。
果然,这回BSP野心勃勃地企图通过一张专辑遍历当下所有主流摇滚风格,令我无话可说。我只能评价说,这是一张摇滚专辑,这是一支英伦乐队。强大的包容性和无限可能性让他们显得如此异类,因而无法归类。这12首歌凑在一起,密不透风地凝结在一起,满满当当。在本世纪诞生的英式乐队中,BSP绝对是最优秀的那几支乐队之一。即便第一张专辑就颇得好评,甚至被称为当时英国最好的乐队,但他们从来不像Coldplay那样有真正瞬间红透地球的经历。他们有的是坚挺的一小撮簇拥,其名声更多地靠日积月累得来。我也敢说,他们今年这张欲望膨胀的专辑是今年最棒的英式专辑之一。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逃不脱主要靠英国方面力挺的局面,向来待他们客客气气的Pitchfork甚至一反常态,仅给出4.0分的超低分。那些评论告诫我们,BSP风格是不是有点过于混杂以至于难以控制,模仿痕迹过重?炫耀文化知识是否过分以至于不知道在说什么?还有,是否应该重新安排曲目顺序,重新控制一下专辑节奏?而我在考虑的是,当一张专辑能让你想到许多熟悉的名字时,是喜是忧?算不算集体怀旧?BSP到底为什么要确立这么一个关于摇滚乐的主题?炫耀自己确实脱俗的实力?还是一场严肃的游戏?
我们不妨一首一首快速浏览一下专辑曲目。
第一首《All In It》是标准的独立摇滚风格,而且是当下最流行的加拿大蒙特利尔派系独立摇滚。BSP的独立摇滚元素向来不缺,且其根基超出英国范畴。不过如此彻头彻尾奔着 Arcade Fire而去倒是头一回。这个开场给了听者一个极为高调的信号:这是BSP,却是一个展现出另外一面的BSP。
原来,新专辑在三地录制,除了英国和捷克布拉格,更远赴蒙特利尔的Hotel2Tango录音室录制。于是除了依然由BSP和上张专辑的制作人 Graham Sutton(Bark Psychosis)共同制作外,有两位加拿大人参与了录制。一位是Hotel2Tango所有人、也是Arcade Fire成员之一的Howard Bilerman,另一位是Godspeed You!Black Emperor与A Silver Mt. Zion的核心成员Efrim Menuck。这两人明显影响了专辑中近一半的曲目,作品变得更大气,更层次分明。话说去年The Cinematic Orchestra也是通过与加拿大艺人Patrick Watson的合作才给听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的,英加两国歌手应该多多合作,互相发挥所长才是。
《Lights Out For Darker Skies》长达六分钟,无疑是提前到来的重头戏。带到一点后朋风格,各段落都很完美,如此压得住的曲目应该放在中间偏后的部分。此曲导向一种疯狂的状态。在蛮绝望的境地欢悦地盲目燃烧。这是典型BSP风格的歌词。不由让人想起第一张专辑中向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歌里直呼其名Fyodor)致敬的《Apologies To Insect Life》,气势汹汹的《Fear Of Drowning》,以及同样指向内心、颇为特别的《Favours In The Beetroot Fields》……老歌迷一定记得2003年BSP的《Fear Of Drowning》和《Carrion》等曲目取得了怎样的反响。至今《The Decline Of British Sea Power》中的主要作品依然是某些歌迷拿来衡量新作品成败的标杆。当时他们被拿来和Pixies、 Cure、The Smiths等一干老牌乐队作比较,亦可见众人对他们的期望。那把尖锐的嗓子,刺激的歌词,轰隆隆的吉他,一股脑扔过来,活力和想法都有。
《No Lucifer》是第二首主打歌曲。带有迷幻色彩的嗓音,融合迷幻与后朋,张力十足。MV里充斥木偶以及人扮木偶,真人与木偶相混。一派混沌场面,仿佛向扬•史云梅耶(Jan Švankmajer)的真人动画片《浮士德》(Faust)致敬。《浮士德》中魔鬼用木偶表示,浮士德与靡菲斯特(Mephisto)作交易后也套上了木偶面具。在我看来,乍一听不知所云的《No Lucifer》写的就是浮士德,并由之影射现实。MV就是线索。不妨看看部分歌词。“give me the dummy tits”,第一句就指明魔鬼假扮海伦引诱浮士德;“to Sodom I will go, not to Megiddo”,指浮士德与魔鬼签约,而不理睬上帝;“the man with the skull and bones, you think you know, but you don’t”,对博学浮士德的告诫,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实际却并非如此;“Kevlar or cherry wood, Malevolence or good”,最后点明主旨:恶毒还是友善。还有多处细节吻合。BSP在讲述浮士德故事时还融入当代社会的内容,“Hitler Youth”也被提到,MV中更有希特勒头像的魔鬼。副歌部分“a Carlton Corsair, a Raleigh Twenty, yeah!”也是意味深长。相传BSP是文学爱好者,此言不虚。《No Lucifer》的歌词便是绝佳的诗歌,句句入味。可以想象他们如何在歌词内页大书特书任意发挥,他们的文案定是精彩。高潮部分魔鬼声声叫唤着 “Easy!”,而主角高呼“No Lucifer”与之呼应,简直过耳不忘。此乃既有深度又颇好听的佳作啊。至此,由这三首构成的开头简直撼人。今年,可以一首一首拿来分析的专辑并不多见。
《Waving Flags》是专辑第一首主打歌。在一个加拿大式的开头之后,专辑回复到BSP的英式路线上。所谓“BSP的英式路线”也只是针对风格完整统一的第二张《Open Season》而言。更类似《Like A Honeycomb》一类下半段作品,《Waving Flags》全然不见《Be Gone》、《How Will I Ever Find My Way Home?》一类作品的轻巧和甜美,显得更花哨、更大气。内容上,仿佛是《Favours In The Beetroot Fields》的姐妹篇。不过其探讨范围已经超出英国,转向国际化的东西方碰撞之上。挥舞的旗帜,是意识形态,是政治态度,最后在无可奈何的欢腾中收场。 BSP试图通过音乐来思考我们的生活状况。
此外,BSP作为讲究环保、返璞归真、热爱文学的典范,在作品中时常使用到海、岛、树、叶等象征物,而几乎从不出现枪、毒品、高楼等人为痕迹严重且不健康的事物。连官方网站也设计得极为简单。今年他们更是亲自设计了有北极熊图案以及“British Sea Power”和“Polar Challenge”字样的T恤进行义卖,所得资金全部用以保护北极熊。所谓“Polar Challenge”,就是穿越北极挑战赛,届时,Ggareth Ellis的团队将深入北极,为北极熊国际组织调研北极熊的生存困境。主唱Yan还亲自手绘了北极主题的图案,赠予前30名定购T恤的朋友。《Waving Flags》的MV主角就是一头由人假扮的熊。熊俨然已是BSP的标志,其立场也被表露得非常清楚。他们的行动能力也是他们与大部分英式乐队的区别之一。
《Canvey Island》也是一种延续,延续了《Waving Flags》的曲风,成为专辑中少数风格不鲜明的作品之一。Canvey Island是英格兰埃塞克斯郡最南部的一个岛屿,在此指代同名的一家足球俱乐部。BSP丰富的意象再次发挥作用。
《Down on the Ground》取材突然一变,由举什么旗帜这种大问题转为小巧可人的爱情故事,风格变到Garage。关于男孩和女孩在树丛中的高潮。朗朗上口的歌词,美妙的旋律,很有意思的故事,各种情致都到位了。
《A Trip Out》呼应援助北极熊计划,北极熊手举的旗帜上有“On A Trip Out”字样。部分段落Hamilton的声音类似Brett Anderson(Suede)。流行、轻快程度不亚于朋克乐队,有些类似Weezer,也类似第一张专辑中的部分作品。我喜欢Hamilton的声音甚过其兄Yan的声音。二者声线迥然不同,主唱Yan像极Richard Butler(The Psychedelic Furs),低沉沙哑不乏动人之处,而另外一位主唱Hamilton的声音更特别,柔弱很多,音更高,质地很好。更能胜任偏流行的作品,同时也能淡化其他作品中的严肃部分。
《The Great Skua》是整张专辑的一个异数。没有歌词,没有任何狂躁。如果单独拿出来听绝对是清新派的后摇作品。不乏情绪烘托。
《Atom》恢复畅快的摇滚风格。渐强的那段旋律与Clap Your Hands Say Yeah同名专辑里的《Is This Love?》如出一辙。近乎替《Is This Love?》换头换尾,拉出层次。后半段流露Kaiser Chiefs式的欢悦英式小调,“Wow”的时候极为相似。最末很作秀地做点效果。或许这是对现今美国和英国的两股摇滚流行风潮的回应?
《No Need to Cry》是浓郁英伦特色的小品,又跑到类似Elbow那一派上去了。飘飘然的,仿佛迟来的中场休息。
《Open The Door》又是一首出现在不合适位置上的作品。身为最甜美、最流行的一首,不该在中场休息之后出现,何况由此曲来引出最后的高潮多少有些过弱。完全柔美民谣风格,简单的吉他,似有若无的吟唱。在这种氛围中收尾倒是不错的选择,能给听者留下回味空间。
最后一首《We Close Our Eyes》是压轴曲目,整张专辑中最酣畅、最杰出的一首。BSP延续上张《Open Season》的作风,在专辑最后安插一首八分钟左右的超长作品,风格也是整张专辑中最极端的,加入了最多的采样和音效处理,有一种期盼性和意犹未尽之感。仿佛要在最后时刻达到越听越过瘾的效果,就像大海那般深不可测。此曲完全沿用了《All In It》的旋律,歌词很简单,仅是重复《All In It》收尾的一句话。《All In It》收尾时不断重复“We’re all in it and we close our eyes”,音量逐步减弱至无。《We Close Our Eyes》音量逐步加强,在重复此句中开始,又在重复此句中结束。一头一尾完全可以连起来听,浑然一体。使得整个聆听经验如同梦幻。
来自英格兰Brighton的四人乐队British Sea Power(英国海之力量)成立于2000年。出道伊始的名字叫“British Air Powers”。乐队的主力是Wilkinson兄弟,Wood是Hamilton的同学。《Do You Like Rock Music?》是其第三张专辑。他们博览众长,通过词、曲、态度等多方面的回归,重新将我们带回摇滚兴盛的年代。BSP是坚定的摇滚乐支持者,拥有大海般无尽的力量。
是的,我们爱摇滚乐。
乐队成员:
Yan(Scott Wilkinson) 主唱、吉他
Noble(Martin Noble) 吉他
Hamilton(Neil Wilkinson) 贝斯、主唱、吉他
Wood(Matthew Wood) 鼓
主要专辑:
The Decline of British Sea Power (2003年6月)
Open Season (2005年4月)
Do You Like Rock Music? (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