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审美情趣研究
审美是个难题。不同时代和地区对审美的理解可谓千差万别。
柏拉图说,美是用来净化心灵的。在过去,审美是让人更有德行的方式之一。美让你学着不要太关注自己有限的个人生活,要忘掉你主观的痛苦的感受,抛弃尘世的烦恼,做到宁静、理性,达到一个更高更值得关注的世界中去。有时候美就是衡量科学的标准,美就是一种神秘的指引。自然科学的理性美和感官世界的感性美 达到统一,指向另一个超越经验以外的世界。
由于坚信自然是上帝创造的,所以自然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无论是天体壮丽的运动、数学公式的内在和谐,还是古典绘画中对自然的模仿、对神的美化,都更加强调了上帝的全知全能,于是在天主教那里审美和宗教教化也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这也算是美的一个功用。
反观我国古代的审美,虽然没有什么宗教意味,但从古筝、古琴的空旷性、飘飘欲仙到诗词中的意境,都或多或少强调宁静和谐与对尘世的超脱。
但恶与灾难的存在使人们的观念动摇,终于,自然崇拜随着宗教的地位改变而不再是唯一的主流。近一二百年的时间里现代意义上的审美逐渐建立了起来。人们 也歌颂自然,但更强调把个人主观的感受投射到外界自然中去。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夸大,更强调个人的创作与创造。比起宁静的心态,我们更注意起外泄的个人情感。现代的流行乐、摇滚,具有煽动性、麻痹性,不再像古典乐那样有一种完整的颠覆不破的结构;现代诗歌在表达意象和情感的时候更个人化,并不过多顾及读者的接受能力。现在一般人在欣赏音乐、小说的时候是去找和自己贴近的、有共鸣的、能渲泄出自己的情感的内容,而不是去发现作品本身内在的结构美。这和中国古代传统中的个人化和主观性内容已经不同。古人一般比较含蓄,而现代在感官世界得到尊重的同时,表达越发外露和直白。美的范围扩大了,美的定义更不确定了, 美的表达形式也越发多样化。
“现代社会是个多元社会,越发往多极化、多元化发展。在这个时代每个人有不同的审美方式。事物存在都有他自己的道理,不能用一个审美的框架往上套。
“周杰伦我就不喜欢,但很多年轻人喜欢啊,因为他符合他们的审美,表达了他们时代的精神,这也是一种美。
“现在有些人对这个看不惯,对那个也看不惯,这只能说明他们落伍了。”
――A老师
A老师就很注重审美的个性问题。的确,只有一个统一的审美标准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审美更多地体现为个人行为。一个事物你可以选择不接受,认 为它不美,但不能否认它在别人眼中是美的。现在是一个各抒己见、强调个性,各种观念并存的时代。既有保持传统审美观,关注德行,关注另一个更高尚世界的人,更有关注此世,乐于毫无顾虑表达自己情感的人。各种观念都汇聚在一起,共同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生活。
我在网上询问过这个主题,一位网友是这么说的:
“作为有意识的个体,记忆中第一次的审美体验对象就是自身。而未来生活中所有的审美体验都和自身有关。“我”即是不是起点,也一定会是终点。
“白驹过隙,白云苍狗。无论我在叹息时光流逝,抑或感慨世事变迁,总是以自我为参照。因为“我”才是最接近的客体,同时也是最可靠的。换言之,对于时间和事物的变化,我才是真正的见证者,我才是最后的总结者。”
或许不止他一个人是这么想的,“我”终于成为了审美的主角。笛卡尔说过,怀疑一切但不能怀疑正在进行怀疑的我。套用一下,正在审视美丽的我不能审视正在审美的我。“我”确实是统一的审美标准打破以后的新的审美标准。但由此便过于唯心,一切从自身出发,不再孜孜不倦地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大错特错了。
“在个人审美趣味(我们称作taste的)上,个人并没有太多的能动力量,风尚、环境、阶层、教育、媒体、家庭等偶然的因素更多地制约着我们的个人“审美”,现在的年轻学生不看经典或基本不看,对他们的今后生涯意味着什么,很难说。”
――B老师
C老师说对流行的盲从并不可取。它会影响你个性和创造力的体现。流行正在潜移默化地复制我们的品位。比如看展览,有些人听说这个画家很有名就去看,连说好,但到底好在哪里却说不出。C老师认为,流行什么就去做什么就始终走在流行的后头,没有自己的独创,无法成为领先的人。而我们的时代需要创新。
难道穿Nike、Adidas鞋,听ipod,吃哈根达斯,去星巴克的人都是盲目的么?也不尽然。也有人的确是听从自己喜好才作出这种选择的。一个人认为美的的事物他人没权力强行说它是不美的。但如A老师所说,taste是受到环境影响的,并不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人审美标准。如果我们不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品位,那么虽然不能否认我们在“审美”,但我们审美的能力或许是不强的,我们审美的时候或许就不那么容易保持个人特色,我们或许就会对不美的事物视而 不见,而遗漏更为美丽的事物。看看我们的校园吧。西南楼本来连成一片的视野被突然耸立的新造大楼破坏了;道路两旁的梧桐树虫蛀的厉害,基本都空心了;校园缺乏整体布局,人行道、路灯等都没有参与校园环境的构造,等等。看看上海吧,恐怖的立交桥,毫无美感的东方明珠。整体环境美感的丧失,或者说尚不健全凸显审美的薄弱。美和丑同时友好地存在,同时受到很多人欢迎,但选择哪一个全看你的修养了。除了建筑,其它领域也同样适用。汤老师教授外国文学,他的态度正好代表了我的想法。“特别是最近这一两年的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观念和趣味上无疑有很大的差异,我对此倒并不感觉惊讶(以前惊讶过),时代、年龄、文化氛围可以说是这一切差异的构成原因……我对此谈不上忧虑,只是好奇,因为我不可能去体验他们的人生正如他们不会体验我的。”
“只有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审美观,才能认知美的事物。”
――C老师
就如何提高审美情趣,C老师给出了两点意见。首先要多看多比较。比如艺术欣赏,不妨多看一些展览,参加一些欣赏课程。只有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品的鉴赏,才能建立起自己对美的标准。
其次,在积累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分析,逐步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好像你喜欢一个歌手,你要想想看你喜欢他的曲呢,还是词?抑或是他这个人本身?分析能 帮助你理清自己到底喜欢的是什么。同时要注意这位歌手的受众群是哪个年龄段和哪个层次的人。明确这些可以帮助你明确自己和哪些人的口味是一样的,从而发现自己的偏好和层次,明确日后的发展方向。
同时要注意两个准则。第一,最新潮的、流行的东西不一定要喜欢,但一定要了解。因为年龄的关系,我们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样才能有所创新。闭门造车的时代早就远去了。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此话就包涵这层意思。
其次,传统的东西尤其是我民族传统中好的地方不能放弃。像昆曲、京剧等在不了解他们前没有否定它们的权力。流传至今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有他特有的别人 无法替代的优点存在。我们要耐心地去了解。既了解了现代,又了解了传统,于是我们才能站到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去看待各个事物,我们对美才能比较好把握。
C老师最后告诫,无论艺术还是其他领域,达到一定层次后,竞争的主要是修养。有些科学家也能出画集,那是因为他们有美术修养,有这个爱好。当然,艺术 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了文化素养,对他们的专业也有所促进。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都会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受到的美学教育参差不齐。我们知道,环境对于个人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在美育方面也做出了努力。比如现 在正在开展的同济大学艺术节,学术与文化促进部开展的各式各样的讲座,比如大学人文周活动,作家周等等,给同学们创造和院士见面的机会,还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同学们参与到上海的各种演出、展览中去。同时,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也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比如欣赏物理学。我们除了需要体会感官的美,同时也需要能够懂得欣赏和体会理性世界的和谐统一和一致性。物理或者数学世界的美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美学甚至曾经决定了科学世界的发展。
最后引用两位同学对美的理解:
“我心中的美是不含人为造成的杂念的,单纯的东西。或者,由人的执念,信念参与的却不为舆论所左右的行为。”
“美就是安详、和谐、平静。”
苛求每个人都追求超越感官体验的另一个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能够做的是树立起自己独立、全面的审美观,并不断完善它,这对自己的修身和日后更好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P.S.感谢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留名的和不愿留名的。感谢主动提出自己观点的同学,感谢大家。希望这些周围人的观点对本文的读者有所启发。能够引起你的思考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