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70年代:改编小说及早期公路电影 Road Movie I

4X7——Wim Wenders作品回顾

第一章 70年代:改编小说及早期公路电影 Road Movie I

守门员对点球的恐惧 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 / The Goalkeeper’s Fear of the Penalty Kick
1971,100min,彩色,德语
编剧:Wim Wenders / Peter Handke,改编自Peter Handke的同名小说《守门员对点球的恐惧》

红字 Der Scharlachrote Buchstabe / The Scarlet Letter
1972,90min,彩色,德语
编剧:Wim Wenders / Bernardo Fernandez,改编自Tankred Dorst和Ursula Ehler的剧本《统治者报怨他那美国荒土上的人民》(Der Herr klagt über sein Volk in der Wildnis Amerika),该剧本改编自霍桑的同名小说《红字》
演员:Senta Berger / Lon Castel / Yella Rottländer

错误的举动 歧路 / Falsche Bewegung / Wrong Move
1975,104 min,彩色,德语,
音乐:Jürgen Knieper
编剧:Peter Handke,改编自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
演员:Rüdiger Vogler / Hanna Schygulla / Nastassja Kinski

公路之王 Im Lauf der Zeit(In the course of Time) / Kings of the Road
1976,176min,黑白,德语
编剧:Wim Wenders
演员:Rüdiger Vogler

补充观影:
城市之夏 Summer in the City
1970,116min,黑白,德语
编剧:Wim Wenders

爱丽丝漫游城市 Alice in den Städten / Alice in the Cities
1973,110min,黑白,德语
演员:Rüdiger Vogler / Yella Rottländer

文德斯曾经说过,花再多文字在自己喜欢的电影、唱片上都不是浪费。他正是在不断看、不断写中成长的。他说看多了容易忘,所以一定要做记录。他喜欢写他觉得好的作品,他的影评和乐评都只讲那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其它一概而过。包围我们的观点太多了,我无意多说什么,只是想像他一样为自己留住那份感动,同时梳理一下对于文德斯电影的诸多印象。

七十年代初,文德斯凭借《城市之夏》和《守门员对点球的恐惧》崭露头角。《守门员对点球的恐惧》改编自Peter Handke的同名小说。这位作家也是文德斯的好友,两人多次合作编剧,其中包括《柏林苍穹下》。

《守门员对点球的恐惧》完全按照文德斯的思路去拍摄,文德斯电影中许多不断重复的主题在此片中一一呈现。主人公带着很不爽的心情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游荡。观众只知道这是一个守门员,但不知道这个守门员离开足球场,一个人晃荡到公交车上、电影院里、酒吧里到底要干什么。他一路上他惦记着买报纸,看看关于影片一开始他参加的那场比赛的报道。他没有对别人谈过对于那场比赛的感受,没有谈自己的心情,影片只是把愤懑反映在一个个无聊的行为中。文德斯影片情节性不强、主人公不善言辞,语言精炼的特点开始显露。这位不幸的守门员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心态,大大出乎观众意料地杀害了一位女电影院售票员。其后我们看到,文德斯向来把犯罪拍得不像犯罪的特点也显现出来了。理论上来说,导演对遗留在犯罪现场的一枚硬币给了特写,这是明地在设置悬念。但之后拖沓的情节又能让你发晕。罪犯毫不知情地对别人出示他去美国参加比赛时带回德国的美元硬币,甚至胆大地和一位警察在雨中同行。什么也没发生。他的心情也依然不怎么样。最终,一番游荡之后,一顿饱餐和一次雨中行走倒是让他释怀,片尾他又回到绿茵场。惯例性的,主人公在片尾要说一段话,这段话比他在之前说的任何一段话都要长,至少要显得比较长,这段话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点题作用。他说,守门员在场上的视角和别人不同。他要始终高度集中地注视眼前的情况。一般观众视线必定跟随着球,球到哪儿,人看到哪儿。但是他有职业习惯,看比赛的时候喜欢一直盯着门。

他和别人不一样的观察方式决定了他注定不为他人所理解。

片子叫《守门员对点球的恐惧》,但守门员的恐惧依然只有守门员知道,只有处在他的位子上才能知道。全片比较平淡,并没有把他的恐惧完全展现出来,只是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有想法的年轻导演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第二年文德斯拍摄了《红字》。他改编了别人的剧本,据说那个剧本忠实地改编自霍桑的小说《红字》。这么多人参与的剧本,这么多参杂的意志,导致这部片子最不具文德斯风格,成了所有文德斯作品中的异数。从那之后他决心再也不拍被别人框死的本子,不拍名著,不拍投资方过于强势的片子,他决定要自己做制片人,获得对影片的完全决定权。

文德斯甚至没有《红字》的选角权。女主角的气质和片子氛围完全不符,她的高傲和她古怪的左眉毛一样不适合出现在片中。这人应该去拍不怎么需要动脑子的好莱坞大片,风骚地展露美艳。整部片子只是在海边简易的木房子里拍摄的,没有空间感,没有文德斯标志性的唯美大气的风景摄影,没有文德斯意味深长的长镜头。《守门员队点球的恐惧》以一个自下而上的长镜头结束,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思索,并有超脱烦恼之愿。但是《红字》里只有鬼鬼祟祟的人物,一切都显得那么仓促,毫无美感可言。

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毫不客气地评价此片是德国年度最令人失望影片之一。

不去多谈无趣的《红字》,岔开话题,有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比较德国新电影运动四杰,尤其是法斯宾德和文德斯。两人都出生于1945年,但文德斯出生于8 月,法斯宾德出生于5月。这历史变迁的三个月不知道是不是影响到了两人,反正两人电影风格差距极大。法斯宾德应该更喜欢赫尔措格那样的片子,而文德斯喜欢小津安二郎。两人互相不适应对方的风格。文德斯的声音确实曾经出现在《玛丽布劳恩的婚姻》的评论音轨中。两人是关系不错的同行,但仅此而已。文德斯是出生于战后的第一位德国电影大师,他继承了欧洲传统,更主要的,包容了美国文化。法斯宾德却不知道从哪里继承了一股疯狂劲儿。1969年凭借《爱比死冷》开始引起世人注意的法斯宾德到1972年底已经拍摄了9部电影。而1970年拍摄第一部长篇的文德斯到1972年底总共才拍摄了三部长篇电影,并且尚未找到最佳状态。法斯宾德恨不得和所有人交恶,而文德斯一直有着超级好人缘。法斯宾德关心政治、战争,一切敏感话题、禁忌题材,而文德斯一直在捕捉情感,脱离不开他的美国西部片和摇滚乐。1982年法斯宾德就燃尽了自己的才华,而此时文德斯的事业高峰期才刚刚开始。一个热烈地让人吃不消,另一个却如流水般细腻。

如果说法斯宾德是百年一遇的天才,那文德斯的成就是靠着他的执着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60年代放弃父亲指定的学业毅然决然远赴法国求学。当时他除了热爱,其它一概没考虑,甚至也不考虑自己会不会被录取,如果不被录取怎么办。结果他未被录取。于是开始了每天从早到晚持续观片的撼人自学方式。一直到60年代末期重新回到德国。在慕尼黑电影学院才算正式上到了电影相关课程。我自问不敢抛弃到手的学位。像法斯宾德那样辍学待业,然后上个业余课程是极度考验耐力的,但处于他那种状况没什么不可以放弃,完全可以放手一搏。像文德斯那样逼迫自己去放弃才是难上加难。

1973年,文德斯重新找回片场独挡一面的气势,继续向自己的偶像们顶礼膜拜。他开始拍摄公路三部曲。这三部影片分别是《爱丽丝漫游城市》、《错误的举动》和《公路之王》。堪称欧洲公路电影的代表作,并一举奠定文德斯在德国影坛的地位。

这三部影片都是彻头彻尾的公路电影,而且是有着浓浓欧洲人文气息的公路电影,也是文德斯德国因素最多的影片。其后只有在他思乡的时候才能看到浓重的德国氛围。在我看来,公路三部曲的艺术成就远超过之前他拍的所有片子,而且超过之后在美国拍的很多影片。这是他的第一个高峰。

《错误的举动》是文德斯再次和好友Peter Handke合作的作品。拍完《守门员对点球的恐惧》之后Peter Handke就想着要和文德斯再度联手。两人在文学上志趣相投,而且文德斯确实懂得如何用镜头去表现Handke的文字。当时文德斯正为生计所迫在拍摄电视剧,想来改编歌德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机会该有多吸引他啊。

除了剧本是好友操刀,《错误的举动》由Jürgen Knieper配乐,Robbz Müller担当摄影,二者都和文德斯关系不错,前前后后合作过多次。此外,继续由Rüdiger Vogler出任男主角,公路三部曲都是他主演的。多年后他又主演了《里斯本物语》。女演员方面,文德斯邀到法斯宾德挖掘出来的女演员汉娜•舒古拉(Hanna Schygulla)。上一个进修班能认识一位如此杰出的女性,法斯宾德上这个课也算超值。

拍《错误的举动》之前文德斯遇到了称心的Rüdiger Vogler,却还没遇到自己的艺术女神。只是通过《红字》发现了Yella Rottländer。Yella Rottländer得以在《爱丽丝漫游城市》中饰演“爱丽丝”。不过这位小美女很快结束了和文德斯的合作,小女孩担当重要角色的机会毕竟不那么多,而且她灵性不够。好在,文德斯很快就发现了Nastassja Kinski。此人即为日后的德州巴黎女神。严格说来她是文德斯挖掘的第一位女演员。虽说当时还是孩子,但在《错误的举动》中惊艳程度绝不属于舒古拉。长大以后再次出现在文德斯影片中时就美到让全欧洲叹服了。

《错误的举动》讲的是一位才思枯竭的作家游历德国的故事。《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讲述的也是一个游历德国的故事,本片照着小说搭架子,然后填进现代内容,演变为纯文德斯风格的电影。文德斯和他的朋友着手改编小说一般喜欢让小说脱胎换骨,完全套上自己的风格。

《错误的举动》由一个从空中俯瞰乡间的长镜头开始,紧接着就是作家徒手砸玻璃的镜头。光这一个动作,他的憋闷就已经传染给我们了。一位作家心怀厌恶,什么也不想写。无聊,所以需要远行。他的母亲给了他一本《情感教育》,然后这位片中唯一一位满怀爱的人物退场。

作家上了路。再次回顾这段旅途,我发现充满暗喻。他在开解自己,寻找灵感,同时也是一次自我救赎。作家独自骑单车的过程,写字做记录的过程,还有许多小细节都让我觉得亲切。城市中的人把视线过分集中到眼前。楼房上争吵的男女,粗声粗气吼叫的人,独守空楼沉湎于个人生活的男人,自杀,面对电视机发呆。人们的状况相当糟糕。旁边是阳光灿烂的峡谷,美丽的自然环境,却不是人人都注意到了它,有些人像结了蛛网的中世纪铠甲一样坚固地腐朽着。几位旅途中结识的朋友在一起也是维持一个无聊的状态,甚至互相说着自己做的梦来解闷。作家的崇拜者带着自己的诗歌跟随他,而作家本人苦于没有灵感,并不想搭理他。作家对女性有兴趣。想在晚上趁黑摸入舒古拉的房间,却阴差阳错摸到了主动投怀送抱的女孩床上。文德斯的片子极少涉及性,裸露镜头也仅在早期个别影片中出现过。这一摸果然只是虚张声势,没有成功。

片子大致分为如下十二个段落。作家在家乡痛苦万分,和母亲分别,开始旅行。乘火车途中偶遇一位老人、一位女孩,一位美女。到了目的地后作家安顿停当,发现美女踪迹,准备发动进攻。老人和女孩以及作家一起吃饭,遇见一个胖子,饭后作家和美女一起逛街,老人和女孩尾随,胖子尾随在他们之后,并露面,表露自己是作家的崇拜者。五人来到一老房子住宿,此时天已黑,发生了些事。次日房间内的聊天。盘山公路上散步。发现房东死亡,乘轿车匆匆返回。旅店中短暂停留,和胖子分手。再次独自闲逛。和舒古拉的最后一谈。河上企图谋杀老人,最终旅客们各走各路。主要场景有四段,两段是发生在封闭、压抑环境中的聊天,火车上一次,半夜老房间内一次。以及在街道和山路上进行的两次散步。毫无情节可言,但言谈环环相扣,有很多小细节,全片毫无拖沓之感,反而非常动人。多次出现的有煽动力的象征物或动作包括抛掷三个球的杂技动作,母亲,血,自杀,散步,奔跑及逃窜,农田,白色本子,口琴,电熨斗。

不妨选一个段落回味来一下。比如在盘山公路上漫步那段。五个人边走边谈,三段谈话,用了一刻多钟。谈话都只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所以需要不断变换交谈对象。女孩始终是无声的象征。崇拜者始终是乐天派。起先崇拜者一个人走在最后,舒古拉和女孩在一起,走在最前面的是作家和长者。第一段谈话发生在作家和长者之间。关于创作和政治。作家想要在小说中找寻政治不能表述的东西,找到政治之外超然的东西。他认为如果政治和小说能融合就好了。但是长者告诉他那时候世界就该毁灭了。长者的意思可能是政治和人们内心幻想永远何不到一起去。小说如果和政治同流,那就是小说的灭亡时刻。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也是文字艺术的象征,小说的消亡预示着黑暗时代的到来一点也不为过。长者是老一辈德国人的代表。两人很自然地谈到了犹太人,谈到了文德斯恰好错过的那场战争。老人现在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了,生命快到头了。但他却要永远背负着责备,那段犹太人的曲子是套住他的魔咒。涉及战争后,厌恶并回避政治的作家不那么愉快,老人也陷入回忆,谈话戛然而止。老人站在路边望着远处山水,停住了脚步。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长者都拉在队伍后面,从镜头中消失,直到最后快步奔走时才露脸。

在二人谈话时崇拜者越走越快,超过了两位女士。他时不时把红伞顶在胸口,像胸口戴了一块古怪的丝巾。他慢慢超上来,并赶上作家,开始攀谈。他念了一段他写的句子。两人开始交流关于创作的问题。崇拜者以母亲为题。作家宁可以情爱为题,并即兴胡编了一下。长篇或者是短篇。之前的谈话是片中唯一一处涉及真实社会环境的内容,其它时候都是通过具体行为来表现人们的内心,并没有讲到具体年代或者具体历史事件。崇拜者是一个外表乐观实则悲观的家伙。他的语言空洞无味。他在片中念的第一首诗讲的是他为什么会和别人有如此多不同。自比腐烂的蘑菇。而此刻抛开了呻吟,转而变得心情愉快以至于有些弱智。作家和他的谈话很快就结束了。

接下来作家和钦慕对象舒古拉谈。那位澳大利亚的崇拜者和会杂技的女孩一起走。他通过带着丑角意味的红伞逗女孩开心。舒古拉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想着套出话来。两人站定在崖边,但是作家心绪不定。他不知道该如何把握住她,甚至有些不想把握住她。两个人谈了性。这和昨天晚上发生的事相关。也和男女之间地位相关。随后作家问她,有没有杀人的欲望。作家很冷血地说他希望不用凶器单纯用手杀人。作家自然地表现出阴暗面,但谈话又一次无以为继。她说厌倦了散步,无聊至极。两人望着远处开阔的河面,镜头自然地移开脸部,拉了此段中唯一一个远景,包容眼前的风光。但此时,两人还是站立在画面中,说这是中景可能更好。

随后胖子上来讲了一段被逼投崖自尽的故事。众人再次奔跑,突然结束散步。

谈话途中文德斯用了长镜头。镜头聚焦在两个谈话的人身上,随着他们的行进一点一点拉动,退后,直到谈话结束谈话对象需要切换时以及对下一位谈话对象作必要交待时镜头才切换。镜头紧紧围绕着五个人,因为人物的停留而停留,因为人物的行动而行动。和人物一样无视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人。

不安和烦躁被融化在一段段以作家文字为旁白的独自散步中,一段段多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中。不能说是对城市的仇恨,至少是对人的仇恨。作家不能压住她的愤怒,作家带着愤恨和暴力倾向,却除了不停写作外什么也不能做。只剩无力、忧伤、自私和杀伤力最大的无聊。

片尾作家看到有人在玩抛接球游戏。他可能想到了那个很喜欢他的女孩,可能依然什么也没想。游荡还要继续。回到一个人的生活,当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感到很寂寞。但老人为什么能忍耐呢?这好像只是我一个人错误的举动。

片子在作家的背影中结束。然后上方出现大大的红色歧路字样。摆脱孤独的最佳方式是敞开心怀对人。片子正面描写了冷淡、退避,不同于之后拍摄的很多影片,暖人心的情感没有正面出现,主人公最终落入孤寂。作家的形象符合诸多困于生活中的人们,尤其是有自闭的文人。最终,他对自身的态度只是稍有动摇。而文德斯的大师之路也才刚刚开始。

次年文德斯拍摄了《公路之王》。此片比《错误的举动》更有典型公路电影风范。两位主角开着卡车在德国的乡村电影院之间穿梭,整个结构由美国公路电影框架支撑,而不是德国传统。拍摄这部片子就像在做环绕德国的旅行。文德斯带着朋友们一路走啊,一路写啊。有时候大家得停工等文德斯的剧本。整个过程是愉快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新鲜的。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文德斯在开拍的时候也不知道最终会拍成什么样,他只是借此机会,用影像记录下德国乡村的电影院。那些电影院现在大多已经不复存在,于是片子暗暗负担起了纪录片的责任。这种在路上的状态切合了故事主角的状态,把握住了公路片的状态,也成为文德斯拍片的标志性特点。而记录影像,使影像具有历史意义也是他非常热衷的一件事,他把这个习惯保持至今。

片子将近三小时。无比之长,漂亮的黑白镜头,松散的结构,推进缓慢的情节。演员呈现了最自然的状态,片中有男士早上起床后未穿衣服全裸的镜头,在盐碱地上行方便的镜头。可谓吃喝拉撒无所不包。这类不雅的镜头在文德斯其它任何片子中都是不多见的,文德斯是个在赤裸的演员面前会害羞,无法正常拍摄的人。在他这里,感情满得溢出来,而性欲和比较不堪的事会被一笔带过,这里是一个修饰过的真实世界。在这个世界,人们邂逅,分开,寻找,循环往复。开入水中的汽车透露出内心的一点点压抑和一点点不满。让人愉悦的乡间电影院放映过程,小小的不和谐插曲,令人留恋的女士。实际上整个旅程很平淡,很无聊。开车的人遇到陌生人,共同经历一点小波折。所谓小波折都是些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能让片子有趣一些。最后两个人和平分手。没有任何特别的事发生。谈不上完美的结局,谈不上惊天动地的过程。安静的三小时让你看了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仅此而已。

但是片子让我难以忘怀。我会记不清他们到底做了哪些事,但我记得一个个静止的场景。我记得车上的杯子,在血迹周围飞舞的苍蝇。往返于乡间电影院的过程本身构成一个环,时间在他这里是往复的,环状的,而不是线形向前的。他能控制自己的每一分钟,他是活在公路上从而脱离尘世的。那气定神闲的样子展现着生活的无穷可能性。他仿佛被抛出了地球,成为一颗卫星,有自己的轨道,是自己的国王。

强烈的主宰欲望和随性的特质在一个人身上结合。文德斯重复少年之爱的道路由此开始。

关键要素:

1.文学与哲学。文德斯曾修读哲学。有作家朋友,比如Peter Handke。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共同创作剧本,最多见的情况是自己亲自写剧本,边拍边写。其影片往往富有文学底蕴。

2.公路电影。文德斯年轻时候狂爱美国公路片和摇滚乐。写有大量乐评和影评。文德斯也曾经码过字,为喜欢的东西码字有时候没有害处。

3.记录。文德斯喜欢用镜头记录下当下的状态。每个唯美的镜头都是真实感和大量情绪的混合物。他爱好记录。这和写评论有相通之处。

4.在路上。他一直在坚持,这个你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