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最后的日子:选择死亡

九间_

到今年为止,范·桑特(Gus Van Sant)拍完了他的死亡三部曲。分别是02年的《格里》(Gerry),03年的《大象》(Elephant),以及05年的《最后的日子》(Last Days)。三部片子都是低成本独立制作。拍《大象》的时候总共只用了一台摄像机,演员也都是普通的学生。三部片子风格比较统一,和他以前拍的《心灵捕手》一类片子形成巨大反差。我们看到,为了诠释死亡范·桑特煞费苦心。对于主题他自己是这么说的,“《格里》讲的是意外死亡,《大象》是关于疯狂的、报复性的死亡,《最后的日子》则是主角亲手制造的死亡。这三部影片都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还记得03年《大象》夺得戛纳金棕榈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风光无限。今年戛纳上《最后的日子》给人众多期待,但最后落个毁誉惨败的下场。现在网上关于这部片子的评论不可谓不多。有人说片子思路混乱,有人说扭曲了现实。之所以会这样估计是不少人对导演独特的拍摄手法不习惯。和《大象》比起来,《最后的日子》手法上并没有创新,还是长镜头,反复从不同角度放同一件事,镜头仿佛是在“凝视”人物,不带任何思考。比如有一段Michael Pitt在用吉他边弹边唱他自己乐队pagoda的歌曲,镜头始终保持一个中度距离而没有随着音乐胡乱切换或者移动过。这是符合文德斯的观点的,照他的看法那些随节奏和拍摄者兴趣快速切换镜头而拍出来的现场简直是阉割音乐,让观众没有自己观察的机会。范·桑特的片子或许初看上去拖沓而且沉闷,但实际上很需要观众的参与。

也有人从音乐的角度去评论。毕竟片子显然是拍的Curt Cobain。Michael穿的裤子、衣服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可以说每位歌迷都认得出来。片中的音乐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摇滚的隐喻”,是导演选择过的。

但是我们可以把片子联系起来看,实际逃不开死亡的主题。导演关心的并不是Curt的生平,他并没有带着主观态度去刻画Curt的个人魅力和他的音乐成就,也没有试图把Curt塑造成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物。整部片子对人物的特写很少。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在吸毒人士的晃荡,有时候甚至处于类弥留状态。

导演在描绘的东西和《大象》里一样,那就是死亡的气息。

现代社会更关注个人的主观世界。艺术在有些人看来也只是为了渲泄自己的情感,或者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说自己的话就下不了手去写。在个人的创造中有时候会发生一些错乱的情况。艺术家看清了现实社会,他是敏感的。于是由于强烈的感情积累,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候,他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这种创作中的欲望和兴奋会让人有满足感,(无论是痛苦的满足还是享乐的满足)在那一瞬间他是找到了超脱现实社会的桥梁的。有时候欣赏作品的人也可以感到同样的煽动性。这短暂的超脱难免造成一种对现世的回避。

一种人把现世的痛苦忘却,完全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另一种人把现世的痛苦带到作品中去,夸大痛苦,在自己建立的不完美的世界中更加撕声力竭地奋力反击。前者是完美主义者,达到极至的极度完美者容易产生对现世越发不能承受,不断寻求退避。后者会混淆现世和他的世界,最终达到崩溃的状态。二者都是向着毁灭去的。

当然,反驳者会说充满理想和希望的艺术家比比皆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死亡。能够在艺术世界和感官世界出入自然,在社会上“混”得不错的人,看得到未来的人自然是达不到这二种境界。但那些敏感的人,全身心投入的人就更容易达到无我的境界,最终选择毁灭来超越或者抛弃完美。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大象》里的校园杀人狂也是有艺术气质的人。有艺术气质的人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或者由于某些原因先一步夭折了。或者是现一步扭曲自己的价值观,追求亡人亡己,追求感官刺激,从而彻底远离社会离我们而去。他们的离去使我们反思社会的失职。而艺术家的离去使我们痛心疾首。

我们关心的是那些艺术作品,而有没有真正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个不为任何人而知的世界从他们典范性的外在表现中有没有体现出来?

他们选择死亡,或许就是选择放弃在众人面前带头剖析自己的古怪角色,放弃这个会伤害到自己的拉锯战。

我们习惯说什么死要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太从道德的角度考虑,而忽视了人本身。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