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 读书 · 观影

感受Noah Baumbach的纽约生活

九间_

noah baumbach
Noah Baumbach

kicking and screaming
《kicking and screaming》CC标准版进入界面
(以上是我自己截的图,截到了导演多真诚的表情,欢迎大家去买碟)

kicking and screaming 1995 / 96min / 2006年CC标准一区收藏版
the squid and the whale 2005 / 81min

Noah Baumbach1969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这位年轻帅气的导演参与过导演、制片、编剧、演出等多项工作,执导的作品并不多,其中我也仅看过两部。 Noah Baumbach给我的感觉是受纽约文化影响相当重,喜欢把自己的经历搬到电影里,我看过的这两部《疯狂二十年》和《鱿鱼和鲸》都展现了或许可以称作是真实的纽约文化人的生活,幽默中略带感伤,淡淡的却很入味。

入味到什么程度完全看美国文化对你的影响到什么程度。《鱿鱼和鲸》里自慰成癖的小儿子让我母亲十分不快,和女学生搞关系的老教师在中国的道德文化中也是腐败堕落的典范,但是却这么自然地发生了,一家子人各自心怀鬼胎,同时都装作尽心尽力。有些人选择龌龊地活着,为了某些可以叫做名誉、声望、地位的东西。片子讲了这么一个四分五裂的家庭,内核是对生活的深深检讨。并不怎么有才华的人死皮赖脸地在社会上混出一片天地,其实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整部片子看起来感觉不到沉闷,很愉快。导演也是个文艺青年,放置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语言相当准确愉快,没发现其中乐子的话至少是学习美语的好材料。你可以在大儿子房间墙上发现《妈妈与娼妓》的大幅海报,哇!叫一声。这还是导演自己的收藏,哇!还有扒Pink Floyd歌的部分,哇,私底下翻歌玩的人应该不少,区别是有没有公开胡说那是自己写的。还有卡夫卡。大儿子因为父亲的缘故崇拜卡夫卡,以为谈论卡夫卡就是很显摆的事,显得自己文化水平胜人一筹。《疯狂二十年》里甚至有位女大学生为了卡夫卡去到布拉格留学,当时还是捷克斯洛伐克,还没拆开。布拉格的桥,布拉格的水,布拉格的咖啡,住在卡夫卡住的房子里,好家伙!《疯狂二十年》里还几次提到纳博克夫。诸如此类,这两位是提到比较多的,还有其他人,范围拓展到毕加索等画家。不过导演最喜欢拿作家来嘲弄,《鱿鱼和鲸》里是作家夫妇,《疯狂二十年》里更有一伙儿文学青年。写小说的,读德国哲学十年未毕业的,研究行为学的,等等。《鱿鱼和鲸》如果说是作者小时候的再回顾,一种彻底的自嘲——他的父亲亲自上阵出演,年代也退回到当年,真是相当残酷的童年再现;那么《疯狂二十年》就是导演对自己大学毕业阶段生活的回顾。拍《疯狂二十年》时Noah Baumbach26岁。除了英俊外,剩下的就是思维活跃。片子按照一个学期的时间段划分来安排章节,男生们无趣,混乱的生活,眼高手低,可能开开卡车也是不错的职业。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女朋友,在学校酒吧里厮混。其极致就是酒保那个笑话:How to make God laught?Make a plan!订计划会让上帝笑掉大牙!朋友,过一天算一天,仅此而已!

最后有个美丽的女学生接纳了可怜的文学青年。美丽的女学生每次出现都先是黑白镜头,然后润色,最后恢复到现实中。真是上帝安排的天使。这个还算不错的结局暗示着一切都将继续进行,虽然依然混乱,但睡衣男,填字游戏,大一新生,读书会,狐朋狗友,22岁这道坎,入地下小酒吧被拒……这些东西都会成为过去,混乱会换一种方式继续进行,那样或许还不坏。

还不坏,很有意思的导演。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复制链接
Your link has expired
Success! Check your email for magic link to sig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