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剧照
包括《控制》、《我在伊朗长大》、《四月三周两天》、《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巴黎情事》。
控制 Control
导演:Anton Corbijn
编剧:Deborah Curtis,Matt Greenhalgh
主演:Sam Riley(Ian Curtis),Samantha Morton(Deborah Curtis),Joe Anderson(Peter Hook)
119min,2007
Anton Corbijn的片子与其摄影作品一样美。每个镜头都如此完美,摄影功力堪比《柏林苍穹下》。Anton Corbijn首先在画面上还原了一个我们熟悉的Joy Division。无论是否真实。
故事在厚重的黑白镜头下展开。片子朴实无华。没有玩概念,比如打乱时空,男女反串,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传说与事实相交等等。没有特效,没有营造任何迷幻效果,没有添加传奇色彩,没有Ian幼年时的故事,没有幻想Ian的行为,什么也没有,音乐也只是恰到好处地点到为止,甚至没有常见的宏大的演出场面。甚至片子的真正视角也不是Ian的,而是Deborah的。片子的重点不是Ian的音乐和诗歌有多棒,Ian取得了何等成就,全片没怎么提Joy Division的成就,更不要说日后New Order的辉煌。片子的重点是Ian的感情世界。本片讲述的仅仅是一对夫妻的故事。丈夫空闲时搞搞乐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家庭濒临破裂。早婚,夜不归宿,分居,怀孕生产,外遇,癫痫,自杀。我们看到的主要就是这样一些事情。本片是一部关于家庭伦理道德的故事片。起初两情相悦,随后丈夫感到妻子不能理解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妻子又在不合适的情况下怀孕。年轻的丈夫爱着妻子,却不可避免地在外寻求另一个安居之所。错误的婚姻,过大的压力,再加上时不时发作的癫痫病扰局。生活简简单单,却满是困惑和无奈,无法挣脱的痛苦。
本片没有试图从Ian本人的角度去寻求痛苦的答案。而是从旁人的角度去亲近Ian。艰难的亲近过程反而让片子更真实,让观众更容易体会到Ian那种与生俱来的忧郁和痛苦。他言语很少,不苟言笑。正是这种不言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张力,让我们能呼吸到充满了Ian灵魂痛楚的空气。
Deborah很爱Ian。她的爱通过影片传达给了我。那片树荫,那片草地,那部《Stroszek》,那间厨房,那个衣架,那些Ian诗歌里的意象,那些回忆,片中都有。宁静,不着一词,每件事物都在诉说,传达着对Ian的爱。我们互相诉说,却无法拥抱。
这可能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关于摇滚明星的影片。干干净净,一如Ian本人。事隔一周我才能勉强写下这么点文字。之前被情感包围,陷入对Ian Curtis的追忆之中,脑子里蹦出来的都是一个个情绪化的单词,Lost Control了。
我在伊朗长大 Persepolis
导演/编剧:Vincent Paronnaud,Marjane Satrapi
95min,2007
需要注意的事实有三。其一,并不是每一次政权的交替都会使国家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个国家都有人在为自由而奋斗,革命的果实被篡夺的悲剧也随时会发生。伊朗的政治问题有其特殊性,寻求自由的道路如此缓慢与其民族特点有关。本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故事,没有着力探究民族缺点,这方面我不了解,也不好作答。对伊朗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伊朗国家队上,伊朗队是中国队众多无法越过的坎儿之一。
其二,小女孩两次出国的原因。第一次是形势所迫,小女孩被迫去维也纳求学。她不懂德语,不习惯西方生活,身边又没有亲人照顾。(有趣的是,翻译人员好像也只懂法语,不懂德语,片中多处德语只译了一句,不幸还译错了)思乡让她返回伊朗。第二次出国是主动为之。女孩已经长大,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她理解了家人过去的行为,为了追求自由离开祖国,去到法国。本片把镜头对准了女孩身边那些朴实的伊朗人民,为祖国走上共和之路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女孩那几位品德高尚的亲人。正是人们那些微小的努力,以及女孩成长为真正伊朗人的过程让片子有说服力,变得相当感人。在这个似曾相识的黑暗社会背后,善良的人们几乎丧失信心,但是他们走出去依然自豪地说,我来自伊朗。
其三,这种纯粹靠线条魅力的二维动画形式看似简单,却是不朽的。
四月三周两天 4 Months,3 Weeks And 2 Days
导演/编剧:Cristian Mungiu
113min,2007
去年此片获得了相当高的赞誉,被视为欧洲艺术电影复兴之作。很遗憾,可能因为我美国大片看多了,无法完全进入此片。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也是一大因素。看着地上已有些成型的婴儿,心里不大好受。我不想说此片坏话。一方面暴露了我没什么艺术细胞的本质,另一方面我无法融入一部影片不代表别人都无法融入,可能别人会觉得此片不错。何况,挑不出任何毛病。写实、不加雕琢的风格让此片有一种真实的震撼。当然,本片没有编织梦境,有些人会觉得无聊。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 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
导演:杰里•闵采尔Jirí Menzel
原著:赫拉巴尔 Bohumil Hrabal
114min,2007
片子主要关注了钱与人生意义的关系。小服务员终其一生都无法进入富翁阶层。即便他一度成了千万富翁,但依然不被接纳。出狱后他总算认清人生价值,豁然开朗。主旨比较一般般,但情节相当有生趣。有一股迷人的世俗之味。金钱、权力、荣誉、女人。什么民族正义,全部抛之脑后。这种轻松的,只追寻世俗乐趣的感觉对观者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享受。因为已经习惯善良人们的游戏,习惯讲大道理的片子,习惯讲人生理想分成三六九等。正是由于之前的如鱼得水和没心没肺,才使得最后的豁达显得弥足珍贵。
巴黎情事 Dans Paris
导演:Christop Honoré
90min,2006
片子一开头就抛给观众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会不会为爱而跳楼?或者说,为爱而死?爱与不爱,反复默念。全片节奏缓慢,法国腔调浓重。主角要么睡眼朦胧,要么衣冠不整地窝家里。起先感觉有些单调,但随着片子推进,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缠绕心头。一家三个孩子全部跳过江了。姐姐再也没有醒来。而两个弟弟游了上来。哥哥会不会为了失去的爱人而死其实取决于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人值得他挂念,有没有其他人需要他,有没有其他人爱他。
值得注意的是,弟弟在片中较为认真地看了J.D.Salinger的《Franny And Zooey》。走过《Last Days》和《A History Of Violence》海报前。最后哥哥给弟弟讲了狼与兔子的故事。故事的最后说,狼因为体会到兔子的恐惧,所以再也不敢吓兔子了。爱建立在理解之上。我相信两兄弟谁都不会像姐姐那样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