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气温玩跳水,一日内涨十几度或跌十几度的夸张事每周都要来这么几次。直到4月还没停歇。因为气温突然升到二十好几,早春开花植物纷纷提前开花,一夜之间满目春色。又因气温急遽下跌,开后又迅速落花而去。多少有些紊乱。
今年有幸每天路过二三十棵白玉兰,所以观看到白玉兰从含苞到凋谢的全过程,惊艳程度远远超过当下流行的樱花。玉兰科总体上很大气,白色纯洁不差梨花,粉白性感不输扶桑,又高又大如广玉兰那也是非常端庄。照片中拍的这棵是一夜之间彻底开放出来的。远远望到她的顶惊呆了,宛若天仙。特意到树下待了一会儿。个人以为白玉兰比睡莲、无忧花之类佛教传统植物更高洁脱俗,通透洁白,忘忧静心。短短一周,比樱花花期还要短,却焕发出永世魅力。
春天很搞脑子的是蔷薇科植物。蔷薇科都是五瓣,海棠有贴梗也有垂丝,红叶李有独特的红叶,梅、桃贴梗,而樱反之。梅花开无叶,桃有叶。樱花瓣有缺口,桃、海棠、樱花花瓣形状都有不同。樱、桃枝干纹理也不同。桃花和樱花开放稍晚,可以在四月街拍中看到。很多细节还不是搞得很明白。深深地感觉其实很多人分不清蔷薇科植物,这让上海日益增多的各类赏花游园活动显得很奇怪。回忆了下,蔷薇科植物与我们关系真密切。我们吃的苹果、梨、草莓、蓝莓、樱桃、桃等都来自蔷薇科,大量观赏花卉也来自蔷薇科。于是它们占用了许多常用花名,相关典故也特别多。因为朝夕相处,对其外形、品格展开想象的人也会比较多。但还是不能理解所谓的植物的品格,对群体性“参拜”观花活动也不是很能理解。真的不需要花几个小时跑到远郊去看蔷薇科的那些植物。在很多地方你都能看到它,何况蔷薇科植物还没有能够打动到我。或许因为还没出现像这棵白玉兰一般吸引我的蔷薇科植物。越来越觉得没有办法简单地说我喜欢海棠、我喜欢玫瑰,我喜欢某一属、某一科植物,或者直接报某个本身就对应多种植物的俗名。就像没法简单地说我喜欢黑人、我喜欢白人一样。会让我说喜欢的,都是包含了个人经历在内,有那么一棵白玉兰、那么一棵苦楝令人倾心过。我说我喜欢白玉兰,其实是说我喜欢那一棵白玉兰,而不是指代整个玉兰科。当你去看它们,你会发现,你看到这棵白玉兰和那棵白玉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相信有些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提到植物是因为有那么一个个体打动了他。他可能还会时不时去看望它。但有些作者提到植物就是纯粹引用这种植物通常的意向,或者纯粹借景抒情那种。这其中的差别或许是读得出来的。
重温老朋友。结香重口味。这还不是去年拍到的结香,这棵小一些。
菊科植物总是一年四季都不少的。
十字花科的二月蓝。
鸢尾科也开始开放了。
本次猜猜看下面这种粉色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