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

有些事难以预料。久仰罗伯-格里耶大名,本很想看《嫉妒》,上周在校图书馆查来查去都没有,却意外发现了五六本这位新小说派掌门人之一的早期作品《橡皮》。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的版本,全部破旧不堪,书页严重泛黄。好不容易挑了本还能看的,欢喜异常地捧回家。

书都破成这样让人费解。就拿我最后借的这本为例,借书卡上总共只有三次记录。第一次是八一年九月九日,大约书刚到学校就被眼尖的学长借去。(从名字看是个男生无疑)到十一日立即被另一位学长借去。可能是第一位十分喜爱此书,在短短几天中立即看完了,要么就是此人看不下去了,草草还掉了事。或者还有其他客观原因?再之后就一直到九五年才被借第三次。至此到本世纪废弃借书卡前再无他人对《橡皮》问津。

我本准备经历一次严肃的体验,事实是这篇不长的小说很吸引人,让我能停下更棘手事迅速把它完结。

首先根据故事情节这是部侦探小说。能成为通俗小说的主要形式之一,恐怕本就是因为侦探故事吸引人的逻辑推理和惊险刺激的事情发展。而《橡皮》仅仅碰巧主人公是个侦探,其中的乐趣并不在此。(我对侦探小说兴趣不大,如果真是典型的侦探小说我倒不一定会去看。)

《橡皮》属于典型的现代小说。主角是个极废的侦探。一个对整件事件一点都不了解、事业上毫无成就的异乡人。他的到来就是个偶然:碰巧派他这个多余的人来了。到达之后从警察局长等人那里他也无时不刻被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陌生人的地位上,甚至被若干个人认定是凶手——最后顺理成章地倒也真成为了凶手。异乡人的概念,众多人不同矛盾思路的碰撞,这些现在看来都已经不再新鲜。委以重任的人其实胆小怕事,侦探其实极为不擅长推理,倒还是喜欢奇思妙想的警察局长最后脑子转得比较快,杀手的拖泥带水等等。传统的侦探小说好比把许多优秀而且成功的案例集中在一起以塑造完美。即便是缺点也都显得那么可爱,无论有怎样的挫折,最终总是笑到最后。而到了《橡皮》这里,不过是从无数尚未破掉的案件中任取一件连环政治杀人案件中的一个杀人案件。其偶然性和人们的反应不是如读者习惯读到的,而是我们这个无法测定的、随机性极大的世界乐意发生的。阅读这样的小说心情自然愉快。

当然,和其他同类小说相比《橡皮》有自己的特色。作者精心构造了一个拥有环状大道没有特色死气沉沉的小港口城市。对物的描写和留恋是如此之深。随着剧中人物看似有目的的晃悠,作者得以把目光投到门上,窗子上,房间里的楼梯,楼梯上的扶手,扶手上的花纹、桌子、椅子、桥……尤其是文具店、文具店的橱窗、橡皮。甚至是对一块番茄描写得如此细致入微精确独到,文字仅仅盯着人物盯着的事物,完全一个走神的状态。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作者在愉快地构造一个物化世界,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小说中,人物想的不可谓不多,不同的人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固有的想法、特有的观点都完全呈现。不过其手法和描写现实的手法没有根本不同,客观词汇占主流,主观词汇倒是语言对话中多见。于是我们看见了从一开始就明确的案发现场不断重演,不幸的死者原是被暗杀者(补充,也是个异乡人,和侦探同志倒真是有很多相同点)打伤手臂,后来反复死去多次甚至和不同的人勾结,自杀了几回。你会发现果然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尽相同呀,都在自己的假想下去找证据,现实反倒变得模糊不清。真相真是不止一个,而是每个人的真相。

小说从旅店老板早上开工开始,最后也在这个黑店里结束。一堆事物扬起,最后安静地落下。书中有许多有意思的小细节,它们托起了各色人物,留下一个不错的整体感觉。要说有什么失望的,大概是作者之后冒出来的喜欢雕无关的客观事物的人不少,其写作手法的突破性没有想象中大,不过如此而已。所以更期待看一看作者其它作品,其它在技巧、谋篇布局上更加成熟的作品。